[实用新型]PROTOS70卷接机组的升降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65294.4 | 申请日: | 2013-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819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刘体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体刚 |
主分类号: | A24C5/00 | 分类号: | A24C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林君如 |
地址: | 415000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protos70 接机 升降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卷烟生产组件,尤其是涉及一种PROTOS70卷接机组风室体的升降机构。
背景技术
PROTOS70卷接机组是目前国内卷烟行业的主要机型,由于其生产速度较快、烟支质量比较稳定、易损件数量较少、有效作业率较高,在国内各主要烟厂广泛使用。但在生产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因风室体下降时与机体产生碰撞导致机器零件损坏和改变相对位置而出现竹节烟、烟支重量不稳等质量问题,且总的停机时间由于此类烟支质量问题受到较大影响。
待包装烟支出现的质量问题如竹节烟、烟支重量不稳等问题是出现频次较高的一类质量问题,其出现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a)出现周期短,频次高:平均出现的周期一般为30天,如此短的故障周期,也引起了国内很多卷烟生产的广泛关注,各个使用方都在想方设法延长此故障的维修、维护时间,但效果不佳,推迟故障出现的时间有限。
(b)检测困难,不易发现:由于竹节烟现象目前主要靠检测人员目测来完成,而检验过程为随机抽检,这就造成,在发现此故障时,已经有部分缺陷烟支进入包装机进行包装,这样就降低了烟支的整体质量,同时增加了不合格烟支出现的机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运行正常、降低生产过程不稳定性的PROTOS70卷接机组的升降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PROTOS70卷接机组的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杆、气缸、机器面板、连接板,所述的升降杆安装在机器面板上,经气缸控制升降,所述的气缸设置有控制气路,所述的连接板连接升降杆及风室体。
所述的气缸为活塞直径较大的短行程气缸。
所述的气缸的最大工作压力为10bar。
所述的控制气路连接气源,气路上设置有薄壁小孔节流装置、调节阀及操作手柄。
所述的调节阀的两端经气管与控制气路连接。
所述的操作手柄上安装有二位五通换向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将手动升降改为自动升降,运行正常,运行过程中各零件均完好无损,在加工生产竹节烟、烟支重量不稳等质量问题减少了95%。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控制气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升降杆、2为气缸、3为机器面板、4为连接板、5为风室体、6为烟枪、7为左操作杆、8为右操作杆、9为薄壁小孔节流装置、10为调节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
由于引起烟支质量问题和设备运行不稳定的主要原因是风室体下降时与机体产生碰撞而导致的一系列问题。改进方案的进行主要围绕风室体上升和下降的速度来进行设计。利用设备原有的空间,在不改变原有的操作习惯和保持原有结构的前提下,增加一套可控的升降系统。通过调节升降系统上升和下降的速度,避免因风室体快速下降与机体产生碰撞的情况。PROTOS70卷接机组的升降机构,其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升降杆1、气缸2、机器面板3、连接板4、风室体5,升降杆1安装在机器面板3上,经气缸2控制升降,气缸2设置有控制气路,该控制气路的结构如图2所示,连接气源,为了防止气路突然出现故障而导致气缸速度过快损坏机器,气路上设置有薄壁小孔节流装置9、左操作杆7、右操作杆8、调节阀10,所使用的调节阀10的两端经气管与控制气路连接,在不改变操作习惯的前提下,左操作杆7和右操作杆8上安装有二位五通换向阀。
本实施例所采用的气缸为活塞直径较大的短行程气缸,最大工作压力为10bar。使用的连接板4连接升降杆1及风室体5,该风室体5下降后与烟枪6接触。
通过上述对升降机构的改进,进一步的提高了风室体5升降时的稳定性。为了验证该升降机构的使用效果,在完成产品设计后,通过委外加工,首先在一台PROTO70卷接机组上使用改进后的升降机构。经过一年多运行、实地测试、周期性检查,这台设备的升降机构运行正常,对这台设备上的升降机构进行了拆装可靠性检查,所有零件均完好无损。查阅一年来维修记录,没有一项是因风室体与机体产生碰撞而导致机器零件损坏的现象。根据一年来的质量报表分析,竹节烟、烟支重量不稳等质量问题减少了95%。说明对风室体升降机构的改进是成功的。
改造前,单台设备每年因此部分的设备维修与调整的平均周期为15天,每次维修调整的时间约为1小时,对设备的有效作业率造成及大的影响。经过改造,一年内基本不需要维修调整,单台设备每年可节约备件费用2000多元,并且还有效缩短了设备维修时间,提高了设备的有效作业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体刚,未经刘体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6529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