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散热器及LED泛光灯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65528.5 | 申请日: | 2013-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771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马志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耀嵘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29/00 | 分类号: | F21V29/00;F21V31/00;F21S2/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6 广东省深圳市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散热器 led 泛光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散热器及泛光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散热器及LED泛光灯。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LED泛光灯,一种是电源盒和散热器一体式,一种是电源盒和散热器分离式。电源盒和散热器一体式的缺点是光源的热量和电源的热相互干涉,不利于整个LED泛光灯的散热;电源盒和散热器分离式的缺点是生产组装复杂,防水难度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性能佳、装配方便的散热器,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中散热器散热性能不佳、装配不方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性能佳、装配方便的LED泛光灯,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中LED泛光灯散热性能不佳、装配不方便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散热器,其是一体成型的,包括光源腔、电源腔、连接筋组,所述光源腔外表面设有散热片,光源腔与电源腔通过连接筋组连接。
优选地,所述连接筋组各连接筋之间设有促进空气流通的通风孔。
优选地,所述光源腔后端设有促进空气流通的通风孔。
优选地,所述光源腔与电源腔的开口方向相反。
优选地,所述散热器还包括支架旋转轮,支架旋转轮固定于电源腔外表面两侧。
优选地,所述支架旋转轮与光源腔、电源腔、连接筋组是一体成型的。
一种LED泛光灯,具有上述散热器。
所述LED泛光灯还包括面盖、玻璃板、面盖防水硅胶圈、光源板、旋盖、电源、电源防水硅胶圈、电源盒盖、支架,所述光源板固定在所述散热器的光源腔内表面并与光源腔内表面紧密接触;所述面盖通过面盖防水硅胶圈套住玻璃板并固定于散热器的光源腔上;所述电源与电源盒盖紧密接触并放置于散热器的电源腔内,电源盒盖通过紧固件固定于散热器的电源腔上,所述电源盒盖设有硅胶圈槽,所述电源防水硅胶圈放置于硅胶圈槽内;所述支架旋转轮、支架、旋盖由紧固件固定。
优选地,所述电源盒盖外表面设有电源盒盖散热片。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该散热器含有连接筋组,连接筋组将光源腔与电源腔隔开,有效避免光源的热量和电源的热量相互干涉叠加,这样更易散热,散热性能佳;
2)该散热器连接筋组各连接筋之间设有促进空气流通的通风孔,能更有效隔开光源腔与电源腔,让热空气流畅流通,而且散热面积更大,散热效果更好;
3)该散热器是一体成型的,不用组装,使LED泛光灯组装更方便;
4)该散热器是一体成型的,可使散热器、LED泛光灯具有更好的防水效果,维护更轻松。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散热器的一个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散热器的另一个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LED泛光灯的一个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LED泛光灯的另一个示意图;
图6是图4的主要部件分解示意图;
图7是图6中电源盒盖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描述。
请参阅图1、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散热器是一体成型的,包括光源腔1、电源腔2、连接筋组3、支架旋转轮4,光源腔外表面设有散热片5,光源腔1与电源腔2通过连接筋组3连接,支架旋转轮4固定于电源腔外表面两侧。该连接筋组3将光源腔1与电源腔2隔开,有效避免光源的热量和电源的热量相互干涉叠加,这样更易散热。连接筋组3各连接筋301之间设有促进空气流通的通风孔302,能更有效隔开光源腔1与电源腔2,让热空气流畅流通,而且散热面积更大,散热效果更好。光源腔后端101设有促进空气流通的通风孔302,也可让热空气流畅流通,加快散热。光源腔1与电源腔2的开口方向可设计为相反方向,一个朝前,一个朝后。
本实用新型散热器也可以不包括上述支架旋转轮,支架旋转轮可以作为一个独立部件装配在散热器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耀嵘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耀嵘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6552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