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眼针运动疗法针具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66807.3 | 申请日: | 2013-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230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王鹏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鹏琴 |
主分类号: | A61H39/08 | 分类号: | A61H39/08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威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101 | 代理人: | 杨滨 |
地址: | 110032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运动 疗法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眼针针具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能在眼针留针期间进行康复训练的新型眼针运动疗法针具。
背景技术
眼针是我国老中医根据中医基础理论、八卦和临床经验创立的一种特色微针疗法。该疗法根据中医辩证论治选取眼针穴区针刺,治疗全身疾病。眼针穴区是将眼周分成“八区十三穴”,穴区按脏腑命名,分别为:1区为肺、大肠;2区为肾、膀胱;3区为上焦;4区为肝、胆;5区为中焦;6区为心、小肠;7区为脾、胃;8区为下焦。
目前所用针具因针柄过长,留针运动期间容易刮碰针柄,引起针尖方向发生改变,发生危险或针体脱落,影响疗效。综合目前针具,无满足眼针运动疗效针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在留针运动期间即保证安全又相对提高疗效的眼针运动疗法针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有针体、针柄,其特征是:所述针柄为圆形或椭圆形针柄并固设在针体的一端,而针体的另一端为针尖,针体的长度为7mm-8mm,直径为0.25mm-0.30mm,针柄直径2-5mm。
所述圆形针柄的优选直径为2-3mm。
所述椭圆形针柄的优选短轴长为2-3mm。
优点和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针体部分的长度为7-8mm,针体直径为0.25mm-0.30mm,适用于眼针操作,具有使用方便,不锈蚀,易固定,在体内可长时间保留,不损伤机体。
长度说明:根据几万例的临床经验和人体眼眶周长,总结眼针每个穴区的长度为10mm左右,针体应埋在穴区内(体内),故针体长度在7-8mm比较合适,针柄(留于体外部分)长度应在2-3mm,用于固定,故该针具总长度为9-11mm为宜。如果针体长度小于7 mm针刺范围不足,超过8mm会针体延伸至其他穴区,均会影响疗效。
针体直径说明:根据埋针及刺激量需求,直径设定在0.25mm -0.30mm之间为宜。小于0.25mm或超过0.30mm针体过细刺激量不够,超过0.30mm针体过粗不宜在体内长时间保存。
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应用范围宽,无任何负面作用,而且使用寿命长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放大结构示意简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放大结构示意简图。
下面将结合附图并通过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下述的实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其中的例子而已,并不代表本实用新型所限定的权利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权利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具体实施方式
实例1
由图1所示,图中的1为针体,2为圆形针柄,所述圆形针柄2固设在针体1的一端,而针体的另一端为针尖;针体2的长度为7mm-8mm,直径为0.25mm-0.30mm,针柄直径2-3mm。
图2所述的结构,除了针柄采用椭圆形针柄结构,其短轴长为2-3mm,其它结构完全相同,故省略之。
用法:1.针刺前针具和皮肤(穴位)均进行常规消毒。 2.左手拇食指按压穴位上下皮肤,稍用力将针刺部皮肤撑开固定,右手用小镊子夹住针柄,沿皮下将针刺入真皮内,针身可沿皮下平行(<15°角)埋入7-8mm。针刺入皮内后,在露出皮外部分的针身和针柄下的皮肤表面之间粘贴一块小方形(1.0×1.0cm)胶布,然后再用一条较前稍大的胶布覆盖在针上。这样就可以保护针身固定在皮内,不致因运动的影响而使针具移动或丢失。
【注意事项】 埋针时间的长短,可根据病情决定,一般1-2天,多者可埋6-7天,暑热天埋针不宜超过2天,以防止感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鹏琴,未经王鹏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6680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压钢瓶固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河堤护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