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双限温装置的碳晶地热板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67540.X | 申请日: | 2013-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740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发明(设计)人: | 陆新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沃尔肯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13/00 | 分类号: | F24D13/00;F24D19/10;E04F1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曾少丽 |
地址: | 321016 浙江省金***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双限温 装置 地热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取暖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碳晶地热板,尤其是涉及一种带双限温装置的碳晶地热板。
背景技术
碳晶电热板是以碳纤维改性后进行球磨处理制成碳素晶体颗粒,将碳晶颗粒与高分子树脂材料以特殊工艺合成制作的发热材料。其发热原理是在电场的作用下,发热体中的碳分子团产生“布朗运动”,碳分子之间发生剧烈撞击和摩擦产生热能,并以远红外辐射的形式对外传递热量,其电能与热能转换率98%以上。碳晶电热板在通电几十秒内,表面温度从环境温度迅速升高,并以恒定的温度对外进行传导加热。这种产品具有高效、节能、经济、无污染、寿命长和温度可控等特点,使用成本也相当低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之其各方面的优点,它也逐渐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但是,现有的碳晶电热板依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1、现有的碳晶地热板虽然具有一定的保险作用,在温度过高时,能够自动断开电路确保安全,这样虽然起到了报销作用,但是无法实现长时间的保证温度平衡的状态;2、一些设有限温器的地热板经常容易出现温度不均匀等弊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够确保温度长时间平衡、实现其整体温度均匀的带双限温装置的碳晶地热板。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一种带双限温装置的碳晶地热板,包括连接在导线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的碳晶发热层,导线和碳晶发热层通过耐高温绝缘带包裹且粘贴在保温层和玻镁板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线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设有若干个限温器,所述的限温器均匀分布在碳晶发热层上。
在上述的一种带双限温装置的碳晶地热板中,所述的限温器设有两个。
在上述的一种带双限温装置的碳晶地热板中,所述的碳晶发热层呈矩形。
在上述的一种带双限温装置的碳晶地热板中,所述的两个限温器均匀分布在碳晶发热层的对角线上。
在上述的一种带双限温装置的碳晶地热板中,所述的保温层表面还设有反射层。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限温器能够确保表面保温度不会因为叠加而引起过高,杜绝安全隐患,均匀分布的限温器还能够避免出现碳晶发热层整体温度的不均匀等弊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中,碳晶发热层1、保温层2、玻镁板3、限温器4、反射层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带双限温装置的碳晶地热板,包括连接在导线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的碳晶发热层1,所述的碳晶发热层1呈矩形。
导线和碳晶发热层1通过耐高温绝缘带包裹且粘贴在保温层2和玻镁板3之间,导线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设有若干个限温器4,所述的限温器4均匀分布在碳晶发热层1表面上。所述的保温层2表面还设有反射层5,反射层5能够实现温热量散热过快,增加保温层2中的热量。本技术方案中,限温器4设有两个,所述的两个限温器4均匀分布在碳晶发热层1的对角线上。通过两个限温器4能够保证某一处的温度过高等现象。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沃尔肯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沃尔肯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6754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