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迷宫式LNG储液罐内外罐体连接口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67632.8 | 申请日: | 2013-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625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吴一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艾利克储能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C13/00 | 分类号: | F17C1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2560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迷宫 lng 储液罐 内外 罐体连 接口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LNG储液罐,具体涉及一种迷宫式LNG储液罐内外罐体连接口。
背景技术
液化天然气汽车比同档次柴油车节省能源23~33%,CO减少98%,HC减少70%,NO减少39%,CO2减少24%,SO2减少90%,属于节能减排项目。液化天然气罐体,是提供车用液化天然气的燃料装置,主要用于储存-162°C的液化天然气,其关键技术是减少环境温度对罐体内的液化天然气的热传导,需要采用绝热技术。传统技术中LNG储液罐内外罐体之间的连接口通常采用直通式连接口,又由于联接、承压、安装内部管路等需要,必须采用金属材料,经过计算,这种连接口的散热量,占到整体储液罐散热量的一半左右。给液化天然气的储存带来了不便。
实用新型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直通式连接口散热量较多的问题,提供一种散热量较少的迷宫式LNG储液罐内外罐体连接口。
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迷宫式LNG储液罐内外灌体连接口,包括内罐体与外罐体,所述内罐体与外罐体的连接口为迷宫式结构。
其中,所述迷宫式结构为多个内外径依次增大的不锈钢管和与不锈钢管相配套的不锈钢环板焊接构成。
其中,所述不锈钢管为SUS304不锈钢管。
其中,所述不锈钢环板为SUS304不锈钢环板。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采用新型的迷宫式结构的连接口,与直通式连接口相比,增加了两倍以上的传导距离,使得连接口处的散热量大大下降,再配合使用其他的绝热技术,可以显著提高绝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仰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图2和图3,一种迷宫式LNG储液罐内外灌体连接口,包括内罐体与外罐体,内罐体与外罐体的连接口为迷宫式结构。
其中,迷宫式结构为多个内外径依次增大的不锈钢管1和与不锈钢管相配套的不锈钢环板2焊接构成。
其中,不锈钢管3为SUS304不锈钢管。
其中,不锈钢环板4为SUS304不锈钢环板。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多个内外径依次增大的SUS304不锈钢管和与之配套的SUS304不锈钢环板构成迷宫式结构的内外罐体连接口,并通过焊接,以保证强度和密封性,从而连接内外罐体,保持承重和承压能力,由于迷宫式内外罐体连接口热传导比直通式连接口的路径增加了两倍以上的距离,使得内外罐体之间的导热性能下降,绝热效果增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以上述实施方式为限,但凡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揭示内容所作的等效修饰或变化,皆应纳入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艾利克储能设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艾利克储能设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6763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