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幼苗移栽培养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68114.8 | 申请日: | 2013-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519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赵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春 |
主分类号: | A01C11/02 | 分类号: | A01C11/02;A01G9/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7000 山东省东营市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幼苗 移栽 培养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栽培技术领域,具体的讲是一种幼苗移栽培养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农作物尤其是幼苗的栽培时,主要的技术路线是通过选择合适的栽培装置,并在栽培装置内放置土壤来育苗。现有的栽培装置一般有上下直径一致的塑料桶、盆状的一体式的栽培盒等,然后在幼苗孕育到一定程度,对其进行移栽。在栽培时,塑料桶结构的栽培装置需要撕裂才能将其移栽,这样不能重复利用,增加了成本;而盆状一体式的栽培盒,在移栽、整理或清洁过程中,无法拆分、重装,给使用者带来不便,而且一般为上大下小的结构,这样当移栽时不易将幼苗从容器中取出,而且由于根系一般位于下部,这样过小的容积影响幼苗的发育,从而降低了幼苗的培育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方便拆分移栽,避免根系散团,能提高育苗质量,能延长润湿时间,防止土壤干燥的幼苗移栽培养器。
其技术方案是:幼苗移栽培养器,包括两个可拆卸连接的半盆体,所述两个半盆体为上口小下口大的锥状结构,所述两个半盆体的表面设有紧固凹槽,所述紧固凹槽内设有用于将两个半盆体固定的紧固扎带,所述半盆体的内表面设有海绵层,所述海绵层的内侧设有光滑防水层,所述防水层上均匀设有多个与海绵层连通的出水孔。
所述两个半盆体的上方设有相互配合的卡口。
所述紧固凹槽为两个,分别设置在两个半盆体的上下方。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方便拆分移栽,避免根系散团,能提高育苗质量,能延长润湿时间,防止土壤干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幼苗移栽培养器,包括两个可拆卸连接的半盆体1,所述两个半盆体1为上口小下口大的锥状结构,所述两个半盆体1的表面设有紧固凹槽2,所述紧固凹槽2内设有用于将两个半盆体1固定的紧固扎带3,所述半盆体1的内表面设有海绵层4,所述海绵层4的内侧设有光滑防水层5,所述防水层5上均匀设有多个与海绵层4连通的出水孔6。
所述两个半盆体1的上方设有相互配合的卡口7。通过卡口7方便使两个半盆体1紧密连接,使用简单方便。
所述紧固凹槽为2两个,分别设置在两个半盆体1的上下方。这样防止在移栽前松散,提高了育苗质量。
在两个半盆体1内育苗,可根据需要对其定期浇水,由于两个半盆体1的内表面设有海绵层4,这样海绵层4可以吸收一部分水分,并通过出水孔6相防水层5围成的土壤中进行润湿,能延长土壤湿润时间,防止干燥,从而利于幼苗生长;当需要移栽时,将本实用新型放入挖好的土坑内,拆开紧固扎带3,使两个半盆体1分开,然后取出即可,这样不扰动幼苗的土壤基质,避免根系散团;由于两个半盆体1为上口小下口大的锥状结构,这样可提高幼苗的根系,从而提高幼苗培育质量。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方便拆分移栽,避免根系散团,能提高育苗质量,能延长润湿时间,防止土壤干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春,未经赵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6811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