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加筋土连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68683.2 | 申请日: | 2013-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408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唐善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善祥 |
主分类号: | E02D3/00 | 分类号: | E02D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2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筋土 连接 装置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建筑工程用的加筋土工程面板与土工带的连接,面板与土工格栅的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面板与土工带是加筋土工程主要的受力构件。在现有技术中,土工带与面板的连接方式是:在预制砼面板内侧设置预留孔或预埋钢筋拉环,土工带直接从预留孔或钢筋拉环中绕过,每个孔一般有4根以上土工带穿过后成扇形分布在土层上。由于面板预留孔或预留钢筋拉环间距一般为50cm,每根土工带宽度为3cm,从面板预留孔穿绕出来的土工带均成扇形分布,土工带不可避免的存在大量重叠交叉的弊端,影响土工带受力。设计时一根土工带绕过预留孔或钢筋拉环后折回是按2根筋带受力,而在预留孔折弯处是一根土工带受力,使土工带抗拉安全系数降低了50%,留下安全隐患。理想的土工带布置是等距离平行分布,土工带在预留孔或钢筋拉环折弯处受力状态与设计一致,现有技术无法做到上述要求。
现有加筋土技术中,当使用土工格栅替代土工带作拉筋时,土工格栅与面板的连接成了一大难点,面板预留孔或钢筋拉环只有6~10cm,土工格栅为1~6m宽,不能从6~10cm宽的预留孔穿过,无法连接。往往在分层铺设格栅,整个加筋体完成后,在加筋外侧再做砌石或现浇砼面板,费工、费时、费钱。
经专利检索,未检索出加筋土面板与土工带、(拉筋) 及土工格栅连接的专利,也未检索处其他连接方法的专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发明一种新的连接装置。采用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制作成圆弧形加筋土连接装置,它的一端用螺栓与面板的预留孔连接,另一端在圆弧形处设置一根镀锌钢管或圆钢,每块面板最少要用二个或二个以上的加筋土连接装置,一般每50cm长度设计一个加筋土连接装置。把二个或二个以上的连接装置串联起来,土工带环绕镀锌钢管或圆钢折回平铺在填料上即完成了面板与土工带的连接。镀锌钢管或圆钢从市场采购回来直接使用,不需作任何加工,所以在说明书中附图1、附图4和附图9中未将此镀锌钢管或圆钢绘出。此时土工带垂直于镀锌钢管或圆钢铺设,土工带则等距离平行排列,互不交叉重叠。采用土工格栅作拉筋,也是将土工格栅环绕镀锌钢管或圆钢后对称铺设,轻而易举的完成了面板与格栅的连接,施工简单、迅速。这种新实用新型的连接方法不受土工格栅宽度限制,1~6m宽度均可连接。
加筋土连接装置的形状常用的有V形、U形、圆弧形,也可作成矩形、一字形。
用金属材料制作的加筋土连接装置,常用的有二种结构形式。其一用板材作成圆弧形板式结构,在圆弧形板的上下侧对称设置一个螺栓孔。再匹配一根相应的镀锌螺栓、垫板即告完成。其二是用圆钢加工成V形或U形等圆弧形螺栓,在螺栓端部配置连接垫板即告完成。加筋土连接装置采用螺栓的另一种作法是将圆钢加工成直螺栓,螺栓两端均有螺纹和垫板螺帽。采用这种方法时,与之匹配的镀锌钢管要开二个或二个以上的螺栓孔,与螺栓数量相同。采用螺栓结构作加筋土连接装置比板式结构能承受更大的拉力,适宜高度大于15m的加筋土挡土墙中使用。
非金属材料常用玻钢或塑钢(ABS)制作,其作法与金属材料相同。
用金属材料制作的加筋土连接装置,一般采用镀锌防腐蚀,也可以用其他有效的防腐办法。用玻钢和塑钢制作则应采取有效的防紫外线减缓老化措施,确保使用寿命。一般选用绿色和兰色等各种颜色。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土工带与面板连接铺设重叠交叉的弊端,做到等距离平行铺设,不重叠交叉。使土工带的受力情况与设计的拉力相符,确保土工带的安全系数与设计一致。
2、解决了面板与土工格栅连接的关键技术。
3、加筋土连接装置制作安装简单,费用低,可以工厂化批量生产、强度高,安全可靠。
可以预期,本实用新型专利产品面板推广应用将促进加筋土技术的推广应用,产生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图4、图7和图10是常用的四种加筋土连接装置的结构图。
图1是U形板式结构立面图。
图2是图1的平面图。
图3是图1的侧面图。
图4是V形螺栓结构立面图。
图5是图4的平面图。
图6是图4的侧面图。
图7是圆形板式结构立面图。
图8是图7的平面图。
图9是图7的侧面图。
图10是一字形螺栓结构立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善祥,未经唐善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6868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高压电容器充放电的试验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氧化铝单晶生长的多方向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