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反击式破碎机用板锤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70191.7 | 申请日: | 2013-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966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丁力平;吴杰;陈正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皇龙智能破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13/28 | 分类号: | B02C13/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217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反击 破碎 机用板锤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反击式破碎机用板锤结构,属于破碎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反击式破碎机是通过安装在转子上高速回转的板锤对进入破碎机的物料产生冲击性破碎和加速作用,并使物料在反击板和板锤之间反复的抛起、反弹过程中被破碎。板锤是反击式破碎机的重要部件,转子上的板锤形状一般为长方体,使用时,板锤与转子体之间靠卡槽连接,破碎时与物料接触面积大,且随着板锤的磨损,板锤工作截面的面积变小,呈尖角形,使得其与反击板之间的间隙变大,对物料不能进行有效的冲击,出料粒度也不均匀,大大影响出料质量,这时必须更换板锤。由于板锤容易被磨损,磨损量不到八分之一便需要更换,更换后的板锤便报废了,这样就形成材料浪费,造成生产成本高。板锤一般为长方形,体积大,质量重,更换时费时又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反击式破碎机用板锤结构,它的板锤在一头磨损后,通过上下翻转可以再次使用;板锤体积小,质量轻,无需起吊工具便可完成板锤的安装和更换。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反击式破碎机用板锤结构,包括板锤座,转子体,固定螺栓A,固定螺栓B,方板锤,方头螺栓,螺母。所述板锤座的底板为圆弧形,用固定螺栓A和固定螺栓B固定在转子体上;所述方板锤中间设有通孔,在它参与破碎物料的正面一侧带有方形沉孔,在它背面一侧设有四个方形凸台;所述板锤座上焊接有一块方形板,方形板中间带通孔,并且设有四个凹槽; 所述方板锤通过方头螺栓和螺母固定连接在板锤座的方形板上,其中方板锤上的凸台和板锤座上方形板的的凹槽之间互相配合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如下。
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板锤可以上下翻转使用,大大提高了板锤材料利用率;板锤体积小,质量轻,无需起吊工具就可以安装和更换,十分的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板锤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方板锤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方板锤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 1为板锤座、2为转子体、3为固定螺栓A、4为固定螺栓B、5为方板锤、6为方头螺栓、7为螺母、1-1为方形板、1-11为凹槽、1-2为底板、5-1为方形沉孔、5-2为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板锤座(1),转子体(2),固定螺栓A(3),固定螺栓B(4),方板锤(5),方头螺栓(6),螺母(7)。所述板锤座(1)的底板(1-2)为圆弧形,用固定螺栓A(3)和固定螺栓B(4)固定在转子体(2)上;所述方板锤(5)采用抗磨白口铸铁浇铸而成,它中间设有通孔,在它参与破碎物料的正面一侧带有方形沉孔(5-1),在它背面一侧设有四个方形凸台(5-2);所述板锤座(1)上焊接有一块方形板(1-1),方形板(1-1)中间带通孔,并且设有四个凹槽(1-11); 所述方板锤(5)通过方头螺栓(6)和螺母(7)固定连接在板锤座(1)的方形板(1-1)上,其中方板锤(5)上的凸台(5-2)和板锤座(1)上的方形板(1-1)的凹槽(1-11)互相配合在一起。为了保护方头螺栓(6),在它头部堆焊有一层耐磨材料;板锤座(1)的顶部也堆焊有一层耐磨材料来防止磨损。方板锤(5)当一头磨损后通过上下翻转继续使用另一头。当需要更换或上下翻转方板锤(5)时,松开螺母(7)即可进行,方板锤(5)体积小,质量较轻,操作过程十分的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皇龙智能破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皇龙智能破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7019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