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平板太阳能聚热芯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71214.6 | 申请日: | 2013-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775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刘华民;张良杰;王琛;奚宽鲁;张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金润天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J2/46 | 分类号: | F24J2/46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8 | 代理人: | 杨宝兰 |
地址: | 300122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平板 太阳能 聚热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太阳能热水器部件;特别是涉及一种平板式太阳能聚热芯。
背景技术
随着大众对太阳能热水器认可度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家庭会选择购买平板太阳能热水器。作为平板太阳能热水器的核心部件,集热器板芯性能直接关系着整个热水器的使用效果。图1是现有的平板太阳能集热器板芯,如图1所示,集热器板芯包括条带管12、集热管11和介质入口10;条带12纵向排列,集热管设置在条带12的上下两端,并与集热管11通过焊接相连通。其工作原理是:阳光透过玻璃照射到表面涂有吸收层的条带上,条带吸收热量,并通过传导方式把热量传递给条带里的介质,其中大部分太阳辐射能为吸收体所吸收,转变为热能,并传向流道结构中的介质,介质吸收热量向上运动,汇集到集热管的上端出口,蓄入贮水箱中待用。但该结构的壁挂式平板太阳能集热器板芯存在以下缺点:1. 加热的循环路径短,温升低,即Q=CM△T ,△T小,传热量较低; 2. 吸热板芯一般由18个以上条带组成(面积越大条带越多),现有集热器至少要有42个以上的点需要焊接,焊接泄漏的可能性增大;3. 该结构中的介质温升后先在竖直的条带管12中竖直上升,然后汇集到集热管11中,在条带管12中上升的过程中耗费较大能量,使系统效率较低;4. 在系统运行中介质从介质入口10中流入后较易从近端条带管 13 汇集到集热管11中,在循环过程中较易形成死区,由其在强制循环过程中最为明显,因此,目前的集热器板芯难以很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效、节能、耐候性高的平板太阳能聚热芯。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平板太阳能聚热芯,包括,条带管和热集管;所述条带管横向排列,所述热集管设置在条带管左右两侧,并与左右两侧的热集管相连通,形成加热循环管道。
所述条带管包括第一组条带管和第二组条带管;所述热集管包括,第一热集管、第二热集管和第三热集管;所述第一热集管的一端为介质入口,第一热集管延伸至第二组条带管末端向内弯折至第二组条带管的前端,与第二组条带管连接为一体;所述第三热集管的一端为介质出口,第三热集管延伸至第一组条带管的末端,与第一组条带管连接为一体;所述第二热集管与第一组条带管和第二组条带管连接为一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横向设置的条带管聚热芯加热的循环路径较长,传热量得以提高,条带数量的减少降低了焊接点数,减少了泄漏比例,又由于减少了集管的长度节省了原材料,有效节约了制造成本。特别是考虑同程设置,可以更好的与强制循环相结合,有效避免集热板芯内的循环“死区”现象,使有效面积利用率得以提升。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平板太阳能集热器板芯结构;
图2是本实用新型聚热芯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 介质入口 11. 集管 12. 条带管
13.近端条带管 20. 介质入口 21. 介质出口
22. 第一组条带管 23. 第二组条带管 24. 第一热集管
25. 第二热集管 26. 第三热集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平板太阳能聚热芯,包括,条带管和热集管;所述条带管横向排列,所述热集管设置在条带管左右两侧,并与条带管相连通,形成加热循环管道。所述条带管包括第一组条带管22和第二组条带管23;所述热集管包括,第一热集管24、第二热集管25和第三热集管26;所述第一热集管24的一端为介质入口20,第一热集管24延伸至第二组条带管23末端向内弯折至第二组条带管23的前端,与第二组条带管23连接为一体, 弯折的第一热集管形成双集管在聚热芯最下方,有效避免了集热器内循环死区的形成;所述第三热集管26的一端为介质出口21,第三热集管26延伸至第一组条带管22的末端,与第一组条带管22连接为一体;所述第二热集管25与第一组条带管22和第二组条带管23连接为一体;介质通过介质入口20流入第二组条带管23,并汇集至第二热集管25,再通过第一组条带管22到达介质流出口21。
壁挂式平板太阳能集热器聚热芯的工作原理是:阳光透过玻璃照射到具有新型涂层的聚热芯条带上,介质从集热器入口流入,在条带通道中被太阳能所加热,温度逐渐升高,加热后的热介质吸收热量移动至另一端的集热器,并从该端的集热器中沿流入的相反方向移动,带着有用的热能汇集到集热器的上端介质流出口,蓄入贮水箱中,完成热量的传递。该聚热芯与现有的太阳能集热器平板相比:1、加热管道长,热效率提高5% ,2、一般由5、6根条带组成,焊点在10个左右,降低故障率;3、聚热芯流道为横置式,减少系统运行过程中由于重力增加的阻力,提高系统运行效率;4.聚热芯在介质入口处连接双集管,使最近集管在聚热芯最下方,有效避免了集热器内循环死区的形成。另外,板芯条带采用新型涂层,热吸收率保持在95%---97%,抗衰减和耐腐蚀性得到有效提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金润天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金润天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7121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透湿生物降解多层复合材料
- 下一篇:用于玻璃层合的粘合膜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