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吹胀式平板太阳能集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71629.3 | 申请日: | 2013-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742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发明(设计)人: | 张然;孔祥;赵丹阳;冯兴焕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科隆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J2/20 | 分类号: | F24J2/20;F24J2/48 |
代理公司: | 新乡市平原专利有限责任公司 41107 | 代理人: | 郝秀春 |
地址: | 453003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吹胀式 平板 太阳能 集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吹胀式平板太阳能集热器,特别适用于工业用水加热、建筑物采暖与空调等诸多领域上使用。
背景技术:
现有的平板太阳能集热器主要有吸热板7透明盖板8和隔热层5再通过镀锌钢板6通过U形铜管与管路焊接,管路上设置有导热介质出口2和入口3,管路与集热器外壳1装配,(见图1),所述的吸热板7是由管板式、翼管式、扁盒式(见图1、图2、图3)构成,其缺点是:管板式存在铜管与吸热板焊接不牢,易出现焊漏风险,不耐高压,电阻容大等缺点,将直接影响产品性能;翼管式是将吸热板先用模子将吸热条挤压,拉伸至金属管两侧后焊接成吸热板,一是材料用量大,动态特性差,吸热板有较大的热容量等缺点;扁盒式是将两块金属板分别模压成型,然后再焊接成一体构成吸热板,焊接工艺难度大,容易出现焊穿或者焊接不牢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提出一种能最大限高地吸收太阳辐射,并将其转换成热能,而且密封性能好,安装便利的一种吹胀式平板太阳能集热器。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完成的,一种吹胀式平板太阳能集热器,它包括铝合金板印刷管路后通过轧制为一体再进行管路胀形,其特征在于:在胀形管路的表面覆有吸热层,所述胀形管路的内壁是流体通道,所述胀形管路上分别引出有导热介质出入口。所述胀形管路上的吸热层是采用镀涂。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效果:本实用新型用吹胀管路代替了太阳能集热器上的结构,实现吸热板与通道一体化,从而进行工质热交换,释放大量热量,同时该吹胀管路不再另用U型连接铜管将管道连接,大大降低了焊接成本及焊点漏率,避免脱焊现象出现,杜绝了在一定程度上用户使用的质量隐患。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本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仰视图;图3是管板式吸热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翼管式吸热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 是扁盒式吸热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的仰视图。
图面说明:1、集热器外壳,2、导热介质出口,3、导热介质入口,4、U型铜管,5、隔热层,6、镀锌钢板,7、吸热板,8、透明盖板,9、铝合金板,10、胀形管路,11、流体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上附图详细描述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吹胀产品的铝合金板和管替代了太阳能集热器上的复杂结构,本结构是由吹胀蒸发器由所选用的铝合金板9印刷管路后,通过轧制工艺为一体后进行管路胀形,在胀形管路10的表面上镀有吸热涂层,胀形管路内壁是流体通道11,所述胀形管上分别引出有导热介质入口3和导热介质出口2,实现了吸热板与通道一体化,从而进行工质热交换,释放大量热量,最大限度地吸收太阳辐射能并将其转换成热能,使太阳能集热器的优质性能得到充分发挥的体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科隆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科隆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7162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风扇控制系统
- 下一篇:导风罩组件及应用其的电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