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锂离子电池分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71749.3 | 申请日: | 2013-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555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赵云龙;杨习文;王海兵;修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7C5/344 | 分类号: | B07C5/344;B65G47/04;B65G47/91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洲洋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7 | 代理人: | 张向琨;刘春成 |
地址: | 523808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锂离子电池 分选 装置 | ||
1.一种锂离子电池分选装置,包括:
上料机构(10),提供外部标有条形码(603)的锂离子电池(60);
传送带(20),接收并传送上料机构(10)提供的锂离子电池(60);以及
测试分组机构(30),对传送带(20)传送的锂离子电池(60)进行测试分组;
沿传送带(20)的传送方向(D),锂离子电池(60)的底部(601)朝前、极柱(602)朝后地平躺在传送带(20)上,锂离子电池(60)的条形码(603)相对传送带(20)向上外露;
其特征在于,测试分组机构(30)包括:
支架(301);
气缸(302),设置于支架(301)上;
连接板(303),连接于气缸(302),以在气缸(302)的驱动下沿竖直方向运动;
电池位置感应器(304),设置于连接板(303)、感测传送带(20)上的锂离子电池(60)的底部(601)并通信连接于气缸(302);
挡块(305),连接于连接板(303)且位于连接板(303)的后部,以经由气缸(302)驱动连接板(303)向下运动来挡住锂离子电池(60)的底部(601);
两个电压测试触手(306),连接于连接板(303)且位于连接板(303)的前部,以经由气缸(302)驱动连接板(303)向下运动并在挡块(305)挡住锂离子电池(60)的底部(601)时与锂离子电池(60)的极柱(602)对应接触;
电压器(307),电连接于所述两个电压测试触手(306),以测量所述两个电压测试触手(306)对应接触的锂离子电池(60)的电压;
扫码器(308),设置于连接板(303)并位于所述两个电压测试触手(306)和挡块(305)之间,以经由气缸(302)驱动连接板(303)向下运动、并在挡块(305)挡住锂离子电池(60)的底部(601)时对锂离子电池(60)外露的条形码进行扫描并进行条形码信息传送;
计算机(309),通信连接于电压器(307)和扫码器(308)、并依据扫码器(308)传送的条形码信息以及电压器(307)传送的电压信息对检测的锂离子电池(60)进行分组;
分组料盒(310),设置于传送带(20)两侧并位于支架(301)附近;以及
分组机械手(311),设置于传送带(20)两侧并位于支架(301)附近、且通信连接于计算机(309),以将基于计算机(309)分组的锂离子电池(60)抓取并置于相应的分组料盒(310)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分选装置,其特征在于,挡块(305)为平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分选装置,其特征在于,挡块(305)包括:
平板部(3051),止挡锂离子电池(60)的底部(601);
侧突部(3052),从平板部(3051)的两侧突出;
从动轮(3053),设置于侧突部(3052),以从锂离子电池(60)的两侧对锂离子电池(60)进行导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分选装置,其特征在于,上料机构(10)包括:
料盒(101),位于传送带(20)一侧并盛放锂离子电池(60);
导轨(102),横跨传送带(20)设置;
移动支架(103),滑动连接于导轨(102);
驱动器(104),设置于移动支架(103)并驱动移动支架(103)沿导轨(102)滑动。
料盒吸盘(105),面向料盒(101)设置于移动支架(103),以经由移动支架(103)沿导轨(102)滑动而向料盒(101)移动以将料盒(101)吸住、并将吸住的料盒(101)经由移动支架(103)沿导轨(102)滑动而移动到传送带(20)上方的预定位置;
上料机械手(106),将料盒吸盘(105)吸住并移动到所述预定位置的料盒(101)中的锂离子电池(60)从料盒(101)中取出并释放到传送带(20)上、并使锂离子电池(60)的条形码(603)相对传送带(20)外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7174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