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真空助力器改进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71899.4 | 申请日: | 2013-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863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叶飞;张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T13/52 | 分类号: | B60T13/52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王立民 |
地址: | 230022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真空 助力器 改进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气制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轻客液压制动用真空助力器带制动总泵总成。
背景技术
目前,轻型客车逐渐乘用车化,尤其越来越多的轻型客车被选做校车,这样对制动系统的要求就更加严格,这就需要对制动系统的设计更加精益,传统的真空助力器由于是壳体承力,往往壁厚较大,当然质量也会较大,且不包含机械制动辅助系统,技术相对落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对双膜片真空助力器带制动总泵总成结构、性能进行优化,更改其承力方式,降低重量。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真空助力器改进结构,包括有制动总泵、双膜片真空助力器及推杆;所述双膜片真空助力器穿有贯穿杆,贯穿杆的一端固定于制动总泵,另一端固定于车身。
所述推杆端设置有辅助制动系统。
所述制动总泵不与双膜片真空助力器的外壳相接触。
所述贯穿杆至少为两根。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同普通非贯穿杆式真空助力器在相关附件接口上保持一致,不会影响其他部件的装配和性能;
2、本实用新型真空助力器内部采用贯穿杆结构,壳体较薄,质量较轻;
3、本实用新型真空助力器增加机械制动辅助系统,有效地缩短紧急制动距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应当理解的是,实施例仅为示例性的,仅能用来解释和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解释为是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了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外,真空助力器的其它部分结构及连接方式同现有的真空助力器相同,因此不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真空助力器改进结构,包括有制动总泵1、双膜片真空助力器4及推杆3;所述双膜片真空助力器4穿有贯穿杆2,贯穿杆2的一端固定于制动总泵1,另一端固定于车身。推杆端设置有辅助制动系统;在本实施例中制动总泵不与双膜片真空助力器的外壳6相接触。贯穿杆为相互平行两根贯穿杆。
通过将制动总泵安装到贯穿杆上,贯穿杆穿过助力器直至安装到车身上,在推动助力器推杆时产生的液压力作用到贯穿杆上,避免了因总泵液压力作用到壳体而产生的形变;另外在推杆端增加了辅助制动系统(BA)的机构,当助力器推杆受到急促的推力时,BA机构会被触发,此时助力器大气阀开口度会明显增大,使得助力器内部能迅速获得压差从而提供较大的输出力,达到快速制动的效果;在推杆推力减小时,大气阀也能保持较长时间的开通,使得助力器长时间能够保持伺服助力,确保制动过程能够充分。
其工作原理与普通双膜片助力器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真空助力器规格10'+10';理论助力比为9,外径最大为275.7mm,真空助力器厚度152±1mm;主缸直径28.58mm,前腔行程21mm,后腔行程21mm。在其它实施例中,真空助力器规格等根据需要进行变化不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条件。
真空助力器工作时受力部件为贯穿杆,所以整体形变小,壳体厚度薄,结构紧凑,质量轻,另外增加了机械制动辅助系统,可以根据驾驶员踏下制动踏板的力度和速度,适时地将制动力加大,有效地缩短紧急制动距离,从而提供一个有效、可靠、安全的制动。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7189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轨道列车用淋浴系统及轨道列车
- 下一篇:一种电动汽车控制器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