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输液袋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72113.0 | 申请日: | 2013-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270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张冬;邹利光;戴书华;王文献;孙清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J1/10 | 分类号: | A61J1/10;A61J1/14;A61M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6 | 代理人: | 滑春生 |
地址: | 400037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液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用品,特别是涉及一种输液袋。
背景技术
临床护理人员通常是一对多服务,不能做到一对一,这样有时就会不能及时的给病人起针或更换输液袋,在输液袋中的液体滴完之后,血管中的血液就会倒流进入滴管中,在那些医疗设施不发达的地区则需自己去找医护人员更换输液袋或起针,但现有的输液袋中,没有既能防止血液倒流又能手提的输液袋。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既能防止在输液完之后血液倒流,还能手提的输液袋。所述输液袋,输液袋本体内有隔断器,所述隔断器能浮在输液袋中的液面上,所述滴管设置在输液袋本体的下端且与输液袋本体相连通,所述输液袋本体上还在与滴管对应的另一端开有手提槽,该端还设置有一端密封的空心管。
进一步的,所述隔断器采用的材料为聚丙烯、聚乙烯或聚氯乙烯。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的空心管的位置高于输液袋中的液体平面的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手提槽上有与人的手指相对应的凹槽。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空心密封管和隔断器这种结构,能够在输液完之后防止血液倒流,同时还采用了手提槽,能够自己提着输液袋随意走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所述输液袋包括输液袋本体1、隔断器2、手提槽3和密封的空心管4、滴管5。隔断器2放置在输液袋本体1内,且可漂浮于输液袋本体1内的液面上。所述滴管5与输液袋本体1的下端相连通,所述输液袋本体1上还在与滴管5对应的另一端开有手提槽3,同时,该端还连接有一一端被密封的空心管4。其中,隔断器2采用聚氯乙烯材料。
隔断器2能浮在输液袋中的液体本体1上,这样在输液的过程中就不会出现堵塞滴管5的现象,即不输液会受到影响。
密封的空心管4的位置必须高于输液袋中的液体平面的位置,病人在输液前会将密封的空心管4开个口子,这样可以防止在使用中输液袋1中的液体从空心管4流出。
病人在输液前会将密封的空心管4开个口子,空气从密封的空心管4进入输液袋中产生压力,使输液袋本体1中的液体从滴管5中进入人体,进行输液。此时,由于液体的浮力,所述隔断器2会漂浮在液面。随着输液袋本体1中的液体的逐渐减少,隔断器2的位置也逐渐降低,当输液袋本体1中的液体滴完之后,隔断器2就将滴管5堵塞,又因滴管5中还存在有液体,就可防止血液倒流,进入滴管5。
手提槽3由塑料环组成,其中有与人的手指相对应的凹槽,在提着输液袋1时手感更佳。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按照一般的输液袋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只需在输液前将密封的空心管4剪个开口,就能进行输液。需要移动时,用手握住手提槽3即可。
本实用新型采用聚氯乙烯制成的隔离器2进行说明,应当理解虽然本实施例以聚氯乙烯隔离器2为例,但是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在其他的实施例中,隔离器2还可以采用其他材料,比如聚丙烯、聚乙烯,只要不污染输液袋1中的液体,且能浮于输液袋中液体上即可。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721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合贴剂装置
- 下一篇:用于从伤口部位除去分泌液的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