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油雾收集过滤器离心分离过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72686.3 | 申请日: | 2013-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088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张风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博迪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收集 过滤器 离心 分离 过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气清新过滤设备领域,涉及一种油雾收集过滤器离心分离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在机械加工行业中,常常需要对加工中的零件进行冷却,这就需要对工件喷射大量的乳化液、冷却油等冷却液。冷却液在高压喷射时会产生大量的雾化物并夹带细小的粉尘扩散到空气中,这对车间操作人员的呼吸系统造成很大危害。现有技术中,对油雾及粉尘颗粒的收集处理的方法是依靠油雾过滤器内置各层过滤材料对其进行收集、处理的。在实际生产实践中,内置各层过滤材料很容易被收集的大小颗粒油雾及粉尘的混合物堵塞而导致油雾收集、处理的效果随时间的推移而效果不佳,通常解决堵塞的办法是不断地更换各层过滤材料,而更换各层过滤材料需要拆开机器的外壳,这样就需要专业人员来实施维护工作,维护中存在着工作量大、成本高、实施不方便等诸多缺点。另外,不断地更换各层过滤材料,还导致了油雾过滤器的使用成本偏高,不利于油雾过滤器的大规模普及,也不利于我国环保事业的发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巧妙、合理的油雾收集过滤器离心分离过滤装置,该装置使用离心分离过滤装置对大部分油雾进行收集,剩余小部分再让各层过滤材料收集,大大降低维护使用成本。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油雾收集过滤器离心分离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安装于油雾过滤器进风口内表面薄壁圆柱形分流器,薄壁圆台形螺旋分离器,薄壁圆台形螺旋分离器置于薄壁圆柱形分流器内腔中,所述薄壁圆台形螺旋分离器与回液管直接连接并置于薄壁圆台形螺旋分离器下端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薄壁圆台形螺旋分离器一端为封闭另一端为半敞开形,半敞开形面接回油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回液管于薄壁圆台形螺旋分离器的下端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无过滤材料的过滤元件,油雾过滤量能达70%左右,能使油雾收集过滤器的使用寿命提高300%以上,油雾收集过滤器的使用成本大大降低,有利于油雾收集过滤器在车间的广泛普及,也有利于我国的环境保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薄壁圆台形螺旋分离器2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薄壁圆柱形分流器 2.薄壁圆台形螺旋分离器 3.回液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油雾收集过滤器离心分离过滤装置,包括薄壁圆柱形分流器1,薄壁圆台形螺旋分离器2,回液管3。薄壁圆台形螺旋分离器2置于薄壁圆柱形分流器1内腔中,薄壁圆台形螺旋分离器2与回液管3直接连接并置于薄壁圆台形螺旋分离器2下端部。离心分离过滤装置在油雾收集过滤器相对于收集材料层,它能对油雾中含有的大颗粒分子进行初效过滤,使得进入油雾过滤器墙体内的油雾分子在粒子大小和油雾浓度上都有了显著地降低,减少了其他过滤层的压力。
如图2所示,薄壁圆台形螺旋分离器2一端为封闭另一端为半敞开形,半敞开形面接回油管3,薄壁圆台形螺旋分离器2所过滤的油雾通过回液管3流出。
本实用新型油雾收集过滤器离心分离装置可外置于油雾过滤器外部或内部,过滤后可拦截总处理量的70%-80%,同时无需清理及更换元件。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成本低、方便、简单,不需要专业技术人员来维护。油雾过滤器的使用成本大大降低,有利于油雾过滤器在车间的广泛普及,也有利于我国的环境保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博迪电子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博迪电子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7268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