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LED天花灯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73285.X | 申请日: | 2013-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312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谢伦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朗士照明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04 | 分类号: | F21S8/04;F21V13/02;F21V29/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郑自群 |
地址: | 528216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ed 天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领域,特别是指一种LED天花灯。
背景技术
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它的基本结构是一块电致发光的半导体材料,置于一个有引线的架子上,然后四周用环氧树脂密封,起到保护内部芯线的作用。LED是一种固态的半导体器件,它可以直接把电转化为光。自LED天花灯问世以来,凭借其节能、环保、寿命长等优势,受到众多行业的重视及应用,被喻为第四代光源。虽然LED天花灯具备了众多的优势,但是其也存在一些不足,如亮度值不是很高、光线比较发散和易产生高温影响LED质量等问题。为改善这两点不足,人们通过设置反光罩进行配光。LED天花灯反光罩也称为LED反光杯,采用聚光原理,将光线发射出去,现有的LED天花灯反光罩由于其设计上的缺陷,容易出现眩光现象,这些也被称为LED天花灯的光污染。同时LED灯一般在其上端加装圆片状的散热器,这种方式虽然能够起到散热效果,但散热效果不足,导致LED天花灯的功耗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LED天花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LED天花灯的散热效果不良和眩光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LED天花灯,包括:散热器、COB光源、反光杯、透光器、内环、外环和一体弹片;散热器外圆周面设有竖直设置的散热鳍片,内环和散热器通过粗牙螺纹固定连接,内环和外环固定连接,一体弹片固定连接在外环外圆周面上,COB光源固定连接在反光杯内表面最低点,并与外部电源连接,反光杯设置在内环内。
进一步,所述散热器为纯铝一体制造而成。
进一步,所述反光杯内表面为弧面,弧面分设成若干的小块反光面,弧面与反光杯轴线的距离随着弧面与反光杯最低点的距离增大而增大。
进一步,所述内环内表面设有环状的纹路。
进一步,所述透光器为透明亚克力。
进一步,所述外环活动设置于内环外,所述一体弹片数量为两个,对称设置在外环外圆周表面上,外环可绕两个一体弹片所构成的直线做旋转。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通过上述方案,通过设置反光杯,提高了LED光源的利用率,且因为透光器,将光线重新发散,减少了眩光,同时因为散热器的设置,提高了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LED天花灯一个实施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LED天花灯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LED天花灯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散热器,2为COB光源,3为反光杯,31为反光面,4为透光器,5为内环,51为内环纹路,6为外环,7为一体弹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LED天花灯的一个实施例,包括:散热器1、COB光源2、反光杯3、透光器4、内环5、外环6和一体弹片7。散热器1外圆周面设有竖直设置的散热鳍片,内环5和散热器1通过粗牙螺纹固定连接,内环5和外环6通过螺纹固定连接,一体弹片7通过螺纹固定连接在外环6外圆周面上,COB光源2固定连接在反光杯3内表面最低点,并与外部电源连接,反光杯3设置在内环5内。
内环5和散热器1因为粗牙螺纹的连接导致接触面积变大,能够很好的将热量从内环5传导至散热器1。所述散热器1为纯铝经冷锻压制造而成。纯铝具有较大的导热系数,且鳍片状的造型具有较大的散热面积。COB光源2发出的光线角度有一定的限制,采用反光杯3可以将原本散射到水平方向的光线聚拢起来照向反光杯3的开口处。
所述反光杯3内表面为弧面,弧面分设成至少80块的小块反光面31,弧面与反光杯3轴线的距离随着弧面与反光杯3最低点的距离增大而增大。采取这种将反光杯3内表面设置成多个小反光面31的手段,能够使得光线照射较为均匀,从而有效减少眩光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朗士照明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朗士照明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7328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