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干法泡沫分选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73426.8 | 申请日: | 2013-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553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郑继洪;孙银宇;郑晓洪;徐初阳;聂容春;王艳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3B7/00 | 分类号: | B03B7/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和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8 | 代理人: | 王挺 |
地址: | 232001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泡沫 分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煤炭洗选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针对粒度在0.5mm以下的细粒煤的干法泡沫分选机。
背景技术
我国有2/3以上的煤炭分布在西北等干旱缺水地区,且我国相当数量的年轻煤种遇水易泥化以及洗选产品在严寒冬季时易冻结,因而无法利用湿法选煤方法加工提高煤质。因此,大力发展煤炭分选技术尤其是动力煤分选加工技术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而工艺简单、投资少、成本低的干法分选技术是最经济、见效最快的方法之一。
目前最具应用前景的干式选煤法是空气重介流化床干式选煤法和复合干式选煤法,但是这两种选煤法也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其中最主要的是有效分选下限较高,对于0.5mm以下的细粒煤分选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干法泡沫分选机,本干法泡沫分选机不但分选下限低,能够对0.5mm以下的细粒煤进行分选,而且结构简单,分选效果较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干法泡沫分选机,本分选机包括如下组成部分:
分选器,所述分选器为中空状的封闭腔体,所述分选器端部的上侧设置有加料装置,分选器的远离加料装置一端设置有精煤排料口,所述分选器的靠近精煤排料口一端的底部设置有排矸石口;
加料装置,用于向分选器的腔体中送入煤料;
发泡装置,用于向分选器的腔体中送入泡沫;
螺旋风流发生器,用于在分选器的腔体中形成使煤料和泡沫相混合并向精煤排料口和排矸石口一侧螺旋运动的气流。
同时,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得以进一步实现:
优选的,所述分选器的上侧呈圆拱形。
优选的,所述加料装置为加料漏斗。
优选的,所述发泡装置设置在分选器的上部,且发泡装置设置在加料装置的沿气流运行方向的前侧;所述发泡装置包括发泡器,所述发泡器通过泡沫输送管与泡沫分配器相连,所述泡沫分配器中设有多个伸入分选器腔体内部的泡沫喷头。
进一步的,所述泡沫喷头沿气流运行方向依次均匀排布。
优选的,所述螺旋风流发生器的出风口贴靠在分选器腔体的内侧壁面处,且螺旋风流发生器的出风口指向分选器腔体的上侧。
优选的,所述精煤排料口通过排料管与精煤吸收器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排矸石口的下侧设置有矸石输送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分选机结构简单、耗水量很小、药剂用量低,因而在干旱缺水地区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2)、本分选机的分选下限较低,对于0.5mm以下的细粒煤分选效果较好,弥补了传统干法分选设备分选下限高的缺陷。
3)、本分选机的整个分选过程不用添加任何重介质,后续处理过程比较简便、环保。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分选器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中标记的含义如下:
1—分选器 2—加料漏斗 3—泡沫分配器 4—螺旋风流发生器
5—泡沫喷头 6—泡沫输送管 7—发泡器 8—精煤排料口
9—排料管 10—精煤吸收器 11—矸石车 12—排矸口
13—螺旋风流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干法泡沫分选机包括分选器1,所述分选器1为中空状的封闭腔体,且所述分选器1的上侧呈圆拱形;所述分选器1端部的上侧设有用于向分选器1的腔体中送入煤料的加料漏斗2;所述分选器1在加料漏斗2的下侧设有螺旋风流发生器4,螺旋风流发生器4固定在分选器1的底端,螺旋风流发生器4的出风口贴靠在分选器1腔体的内侧壁面处,且螺旋风流发生器4的出风口指向分选器1腔体的上侧,螺旋风流发生器4的这种设置方式易于产生沿分选器1的内壁旋转并向前推移的螺旋风流13,如图2所示。
所述加料漏斗2的沿气流流动方向的前侧设有向分选器1的腔体中送入泡沫的发泡装置,如图1所示,所述发泡装置包括发泡器7,所述发泡器7通过泡沫输送管6与泡沫分配器3相连,所述泡沫分配器3中设有多个伸入分选器腔体内部的泡沫喷头5。所述泡沫喷头5沿气流运行方向依次均匀排布。
如图1所示,分选器1的远离加料装置一端设置有精煤排料口8,所述精煤排料口8通过排料管9与精煤吸收器10相连通。所述分选器1的靠近精煤排料口8一端的底部设置有排矸石口12,所述排矸石口12的下侧设置有用于输送矸石的矸石车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7342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