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上肢固定板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74321.4 | 申请日: | 2013-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227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孙洪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洪敏 |
主分类号: | A61F5/37 | 分类号: | A61F5/37;A61M5/5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63712 黑龙江省大庆***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上肢 固定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上肢固定板。
背景技术
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对于精神病人需要输液或提取血样时,护理人员需要固定其上肢,防止乱动导致病人受伤,通常采用的护理带和固定器,同时对整个上肢和手掌,起不到固定作用,给护理人员增大了工作量,给狂躁的病人输液或提取血样后,为了扎针口愈合的更快,需要把病人固定到床上,防止运动过激等导致流血不止,目前的固定装置,起不到同时固定多项的作用。因此,在输液或提取血样的同时,对扎针后,固定病人加快伤口愈合,防止狂躁病人过激动作,而采用的一体式固定装置,成为现代医学的发展方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上肢固定板,板体上的肢体槽可以增加病人的舒适性,与固定带配合起到固定上肢,病人通过固定环和握取圆柱,对整条手臂进行固定,防止乱动,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量的前提下,达到同样或更好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新型上肢固定板,包括:板体1、肢体槽2、固定环3、握取圆柱4、固定带5、长条粘帖6、反向固定带7、粘帖8,其特征在于:板体1表面有肢体槽2,肢体槽2呈弧形凹槽,肢体槽2与固定环3上下对应,握取圆柱4镶嵌在板体1一端,固定带5与反向固定带7在板体1两侧,长条粘帖6在固定带5表面凹槽内,反向固定带7表面有粘帖8,固定环3的下端与板体1相连,握取圆柱4的表面为圆弧,固定带5与反向固定带7为大小不等的长方形。
本实用新型能够产生的有益效果: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板体上的肢体槽可以增加病人的舒适性,与固定带配合起到固定上肢,病人通过固定环和握取圆柱,对整条手臂进行固定,防止乱动,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量。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一种新型上肢固定板,包括:板体1、肢体槽2、固定环3、握取圆柱4、固定带5、长条粘帖6、反向固定带7、粘帖8,其中,板体1表面有肢体槽2,肢体槽2呈弧形凹槽,肢体槽2与固定环3上下对应,握取圆柱4镶嵌在板体1一端,固定带5与反向固定带7在板体1两侧,长条粘帖6在固定带5表面凹槽内,反向固定带7表面有粘帖8。
在本实用新型中,固定环3的下端与板体1相连,握取圆柱4的表面为圆弧,固定带5与反向固定带7为大小不等的长方形。
使用时,板体1接触病人上肢,手臂放到肢体槽2内,病人的手臂穿过固定环3到握取圆柱4处,固定环3可以固定病人的手腕防止乱动,病人的手握住柔软的握取圆柱4,对其手部进行固定,护理人员通过把固定带5捆绑到病人手臂对其进行固定,由长条粘帖6连接,反向固定带7可以与床体等进行加固,防止狂躁病人过激动作,反向固定带7由粘帖8进行连接。
所述新型一种新型上肢固定板,板体上的肢体槽可以增加病人的舒适性,与固定带配合起到固定上肢,病人通过固定环和握取圆柱,对整条手臂进行固定,防止乱动,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量。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洪敏,未经孙洪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7432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模组化LED筒灯
- 下一篇:相框式支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