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渔网浮标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75767.9 | 申请日: | 2013-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678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谢文化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文化 |
主分类号: | A01K75/04 | 分类号: | A01K7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董惠石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渔网 浮标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渔网浮标结构,尤其是指一种可简易方便拆卸组装的渔网浮标结构,通过利用浮标本体的螺旋线形状的槽道的设置,达到可快速组装、拆卸浮标及快速更换损毁浮标的功效。
背景技术
渔网为渔民捕鱼时的基本工具,其应用于海洋、溪洲、浅滩及河流中,可进行撒网捕捞鱼类,而拖网作业所使用的渔网结构,于渔网上端的纲绳上皆会间隔设置浮子,渔网下端的纲绳上则设置铅锤等重块,使渔网布置于海中可纵向伸展;因无论何种渔网,由于材质因素问题,都容易漂浮在水中,因此有部分渔网,会在网丝本体设有多个铅锤,利用该多个铅锤的重量,令渔网得以沉入水中,而渔网上端设有多个浮标,当渔网一部分没入水中展开呈平面状时,对应而漂浮在水面上的各个浮标,使其捕抓到渔类时其浮标使得浮标晃动或抖动,而显示渔获的位置。
如图5~图6所示,传统的渔网结构主要是于渔网3的网身31上方设有并列的上缆绳32与外缆绳33,其中,位于渔网3的网身31上方的上缆绳32与外侧的外缆绳33中设置若干浮体34,使渔网3的网身31上方周边具有浮力,其中该浮体34为对应一个一个穿设在外缆绳33上,再对应与上缆绳32交错旋绕后再以绳索35固定;如此,让渔网3展开时可形成捕捞鱼类的大型开口;而渔网3于捕鱼时的使用过程,经常会有撞击摩擦或各种有可能会发生的损耗现象,当其中数个浮体34损坏需更换时,其因浮体34为一个一个穿设在外缆绳33上,因此需将每一个固定的绳索35拆除之后再将外缆绳33上的浮体34一个拆卸,将毁损的丢弃更换新品后,再一个一个穿设在外缆绳33上,再与上缆绳32交错旋绕后以绳索35固定,其更换过程繁杂又费时;是以利用上述人工作业方式进行系线的缠绕捆绑,相当的耗时费事及耗费人力,而不符渔网生产上的经济效益。
另外,渔网3的使用也是有寿终正寝的时候,当渔网3破损不堪而无法在缝补需丢弃时,其组装在渔网3上的浮体34有的尚可使用或刚更新,但因拆卸过程麻烦,往往都是一并丢弃,相对造成浪费的缺失。
为此,实有必要对现阶段的渔网浮标结构进行改良,以提供另种降低成本、节省组装、拆卸程序即可重复使用的渔网浮标结构。
因此,设计人有鉴于此,秉持多年该相关行业的丰富设计开发及实际制作经验,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再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渔网浮标结构,以期达到更佳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渔网浮标结构,以改善现有渔网浮标组装、拆卸及损毁更换时费时的缺失,其是通过本实用新型利用螺旋线形状的槽道的设置,达到上述功效。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渔网浮标结构,其设有一能浮在水面上的浮标本体,该浮标本体具设有一贯穿孔,而由贯穿孔的第一端径向剖设一至浮标本体外侧表面的槽道,且该槽道由第一端以螺旋线方式沿浮标本体至贯穿孔的第二端;借此,利用浮标本体的螺旋线形状的槽道的设置,让渔网的网线可简易方便由槽道拆卸组装,达到节省拆组、更换的时效。
如上所述的渔网浮标结构,其中,该浮标本体以PE发泡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较下,具有诸多优点,叙述如下:
1.本实用新型的渔网浮标结构,通过将网线由浮标本体的螺旋线形状的槽道绕出,而将浮标本体拆卸,达到无须整体拆除的快速拆卸功效。
2.本实用新型的渔网浮标结构,通过将网线由浮标本体的螺旋线形状的槽道绕设进入贯穿孔,达到简易快速组装的省时经济效益。
3.本实用新型的渔网浮标结构,因浮标本体具有快速拆卸的优点与功能,以当汰换渔网时,再将拆卸下来的浮标本体对应组装再新渔网上,经由简易快速绕设组装,达到再利用的环保与节省成本功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再一实施状态示意图;
图5为现有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6为现有结构组装示意图。
主要元件标号说明:
本实用新型
1 浮标本体 11 贯穿孔
12 槽道 2 渔网
21 网身 22 主网线
23 网线 24 绳体
现有技术
3 渔网 31 网身
32 上缆绳 33 外缆绳
34 浮体 35 绳索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文化,未经谢文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7576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