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尖端接触式平行电极焊头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76023.9 | 申请日: | 2013-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658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发明(设计)人: | 杨仕桐;杨仕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微点焊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11/30 | 分类号: | B23K11/30;B23K35/2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王基才;王冬华 |
地址: | 51038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尖端 接触 平行 电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阻焊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以电阻焊直接焊接漆包线的尖端接触式平行电极焊头。
背景技术
在以电阻焊直接焊接漆包线的焊接技术中,平行电极焊头十分重要。目前,现有技术已经公开了多种直接焊接漆包线的平行电极焊头,例如,专利申请号为CN93245377.5的“预应力点焊头”,专利申请号为CN01114808.X的“点电焊焊头”,专利申请号为CN201020696469.0的“平行电极焊头”,以及专利申请号为CN200510121259.2的“连体电极的电阻焊焊头及其制备方法”。
但是,上述现有技术中的平行电极焊头均存在着一个明显的缺陷:焊头的使用寿命不理想。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理想使用寿命的尖端接触式平行电极焊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理想使用寿命的尖端接触式平行电极焊头。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尖端接触式平行电极焊头,其包括设有二个镶嵌电极的平行镶嵌电极焊头。
作为本实用新型尖端接触式平行电极焊头的一种改进,所述镶嵌电极设有镶嵌体和镶嵌于镶嵌体的电极。
作为本实用新型尖端接触式平行电极焊头的一种改进,所述镶嵌电极的镶嵌体为铜或铜合金。
作为本实用新型尖端接触式平行电极焊头的一种改进,所述二个镶嵌电极的镶嵌体为对称设置的半圆柱形镶嵌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尖端接触式平行电极焊头的一种改进,所述二个镶嵌电极的镶嵌体为对称设置的半圆柱管形镶嵌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尖端接触式平行电极焊头的一种改进,所述镶嵌电极的电极为钨、钨合金、钼或钼合金。
作为本实用新型尖端接触式平行电极焊头的一种改进,所述平行镶嵌电极焊头具有主体部、电极尖端部和镶嵌过渡部,主体部为镶嵌电极的镶嵌体部分,电极尖端部为镶嵌电极的电极延伸加工成平行电极焊头尖端的部分,镶嵌过渡部为镶嵌电极的电极镶嵌到镶嵌体和向电极尖端部延伸的部分。
作为本实用新型尖端接触式平行电极焊头的一种改进,所述尖端接触式平行电极焊头的镶嵌过渡部紧套有热缩套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尖端接触式平行电极焊头的一种改进,所述热缩套管为PET热缩套管或PVC热缩套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尖端接触式平行电极焊头的一种改进,所述平行镶嵌电极焊头为尖端不接触的平行镶嵌电极焊头。
作为本实用新型尖端接触式平行电极焊头的一种改进,所述平行镶嵌电极焊头为尖端连体的平行镶嵌电极焊头。
作为本实用新型尖端接触式平行电极焊头的一种改进,所述平行镶嵌电极焊头为尖端接触的平行镶嵌电极焊头。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尖端接触式平行电极焊头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首先,本实用新型尖端接触式平行电极焊头将现有技术中简单的平行电极结构改变为平行镶嵌电极的结构,平行镶嵌电极焊头具有主体部、电极尖端部和镶嵌过渡部,由于镶嵌过渡部相向内弯折使得二个电极显著加粗,二个电极间距显著增大,二个电极尖端接触部的角度明显增加,因此,二个电极尖端产生的接触力也明显增大,可以显著增加焊头尖端可靠性、稳定性和抗冲击能力。
其次,本实用新型尖端接触式平行电极焊头的主体部采用导热、导电性能良好的铜或铜合金,相对于现有技术平行电极焊头的整体都是由钨钼材料延伸而成,效果非常明显:一、因为钨、钼的导电导热性能差,适应机械加工性能也很差,所以现有技术的钨钼材料尖端接触式平行电极焊头的长度只能在25mm-30mm左右,焊头长度过长容易出现导电散热不良,焊头长度过短又影响操作空间和视野。而本实用新型采用散热导电良好的铜或铜合金作为镶嵌平行电极的主体部,可以随意加长尖端接触式平行电极焊头的长度,有利于增加操作空间和加强视野清晰;二、相对于铜金属或铜合金,钨钼材料价格昂贵(钨钼的价格约为铜或铜合金的价格的50倍),且铜或铜合金的加工性能良好(延展性良好),采用铜金属或铜合金作为镶嵌平行电极的主体部可以大大降低材料成本和加工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微点焊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微点焊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7602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硅通孔及其填充方法
- 下一篇:一种钢片螺母自动点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