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铟的自动铸锭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76097.2 | 申请日: | 2013-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709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赵科湘;罗林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科能光电材料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9/00 | 分类号: | B22D9/00 |
代理公司: | 株洲市奇美专利商标事务所 43105 | 代理人: | 刘国鼎 |
地址: | 412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铸锭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铟的铸锭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铟的自动铸锭设备。
背景技术
铟,质软,能拉成细丝。主要用于制造合金,以降低金属的熔点。铟银合金或铟铅合金的导热能力高于银或铅。可作低熔合金、轴承合金、半导体、电光源等的原料。主要作飞机用的涂敷铅的银轴承的镀层。铟箔往往插入核反应堆中以控制核反应的进行,铟箔在反应堆中与中子反应后便呈现放射性,其呈现放射性的速度,可作为测量和反应进行的一个有价值的参数,因此,铟是当前非常有发展前途的一种产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铟的自动铸锭设备,以解决生产上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铟的自动铸锭设备,包括加热装置、模具、电动机和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6的上部设有带进料口13的端盖7,下部的一侧设有带加热体9的出料管8,该出料管的一端通过隔热层5与加热装置6连通,另一端与模具11相对应,热电偶4穿过隔热层5与加热装置6活动连接,所述的加热装置6加热体9、电动机1均通过导线与控制器14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含精确升温系统(主要由加热装置、热电偶和控制器组成),通过热电偶测量温度并输出信号给控制器,再由控制器控制加热装置、加热体、电动机、调节阀升降装置等以完成整个自动铸锭过程。其中,精确升温系统采用电子控制电磁感应加热,加热速度快;铸锭整个过程只需1人操作控制器即可。
本实用新型具有生产速度快,能耗低,设备加工简单,适用大规模生产需要。由于采用专用装置,无其它物质加入,生产过程中不影响纯度,且生产过程只需1人操作,极大地减轻了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动机; 2—传动轴;3—支架;4—热电偶;5—隔热层;6—加热装置;7—上端盖;8—出料管;9—加热体;10—调节阀;11—铟模具;12—上推装置;13—进料口;14—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包括加热装置、模具、电动机和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6的上部设有带进料口13的端盖7,下部的一侧设有带加热体9的出料管8,该出料管的一端通过隔热层5与加热装置6连通,另一端与模具11相对应,热电偶4穿过隔热层5与加热装置6活动连接,所述的加热装置6加热体9、电动机1均通过导线与控制器14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艺过程为:第一步,揭开端盖7,将块状铟通过进料口13轻轻放入加热装置6(加热罐)中,通过控制器14,打开加热装置6加热铟使其慢慢熔化;第二步,采用精确升温系统,将温度设定在300度(中间过程中,可从进料口13查看铟是否全部熔化);第三步,铟完全溶化后,打开加热体9;第四步,开启电动机1,通过传动轴2将加热装置6移至支架3的一端;第五步,打开调节阀10,将熔化的铟注入铟模具11中;第六步,通过控制器14使加热装置6从每个铟模具的上方移动,并将铟注入每个模具中;第七步,打开铟模具11中的上推装置12,将铟锭从模具中顶出;第八步,将铟锭装入铟袋子中,真空封好,装箱入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科能光电材料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株洲科能光电材料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7609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气功率电阻器
- 下一篇:形成硬盘用被膜的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