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力工器具管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77037.2 | 申请日: | 2013-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902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0 |
发明(设计)人: | 张安安;邓亚文;谭少谊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中安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10/06 | 分类号: | G06Q10/06;G06Q50/06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51221 | 代理人: | 熊晓果;林辉轮 |
地址: | 610065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力 器具 管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行业,尤其涉及电力安全、生产工器具智能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安全、生产工器具是电力行业施工作业人员对高压电力设备进行检修施工时所必须的工具,因而要求安全、生产工器具始终保持良好的高压绝缘性能,电力系统对安全、生产工器具的管理和使用有严格的制度和办法,但由于安全工器具一般存放于供电所等生产第一线,并且其种类较多,数量较大,使用相对频繁,因此在管理上较为繁琐。中国专利“电力安全工器具广域管理系统”,申请号:201220072591.x,运用了现代物联网技术较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
但固定安装的电力安全工器具广域管理系统不便于移动,面对数量众多、存放分散的安全、生产工器具在使用时有一定的不便。
另外,现有技术中要实现对纷繁复杂的电力工器具扫描识别通常是利用手持式射频扫描终端逐一对所述电力工器具进行扫描和识别,这种实现方式虽然能达到预期的目的,但设备购置和使用成本偏高,工作流程颇为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电力工器具管理系统,以对数量众多、存放分散的电力工器具进行高效、较低成本的管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电力工器具管理系统,所述一种电力工器具管理系统包括:系统客户端;至少一个自动链接至系统客户端以进行数据通讯,完成工器具的管理功能的手机客户终端;贴在电力工器具上以备所述手机客户终端对其扫描并读取所述电力工器具信息的二维码标签;
用户需要对所述电力工器具进行管理的时候,使用所述手机客户终端扫描所述电力工器具上贴好的所述二维码标签,完成对所述电力工器具的识别以实现所述电力工器具的管理操作,操作成功之后数据将通过无线网络在所述手机客户终端和系统客户端之间进行传输与同步。
所述手机客户终端以存储所述电力工器具管理数据的存储数据库。
所述存储数据库存储的所述电力工器具的管理数据包括二维码标签信息、领用信息、标签信息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所述系统客户端包括以存储所述手机客户终端传送来的所述电力工器具的系统数据库。
所述系统数据库存储的所述电力工器具的管理数据包括二维码标签信息、领用信息、归还信息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所述手机客户终端包括以识别所述二维码标签信息的摄像头。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将便携的智能手机应用在本系统中,以所述手机客户终端扫描所述二维码标签来代替射频扫描一维条码等工器具识别功能是所述手机客户终端核心功能。能让用户在工作中操作更加方便、直观,为用户展示的信息也更加及时与详细;同时无需单独购置手持式射频扫描终端,大大降低了使用成本;并且利用手机客户终端的唯一IMEI号码进行用户身份识别保证了安全性。当用户需要对工器具进行领用归还的时候,只需要使用手机客户终端扫描电力工器具上贴好的二维码标签,就能完成电力工器具的识别,并支持用户在手机客户终端上进行领用和归还操作,操作成功之后数据将通过无线网络技术在手机客户终端向系统客户端传输与同步。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中安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成都中安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770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采用面部识别、面部静脉结合认证的手机交易识别装置
- 下一篇:管线电子标签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Q 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数据处理系统或方法;其他类目不包含的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处理系统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预定,例如用于门票、服务或事件的
G06Q10-04 .预测或优化,例如线性规划、“旅行商问题”或“下料问题”
G06Q10-06 .资源、工作流、人员或项目管理,例如组织、规划、调度或分配时间、人员或机器资源;企业规划;组织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仓储、装货、配送或运输;存货或库存管理,例如订货、采购或平衡订单
G06Q10-10 .办公自动化,例如电子邮件或群件的计算机辅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