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堵环锤式破碎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77464.0 | 申请日: | 2013-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647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发明(设计)人: | 谭厚科;杨祖望;郑海国;张健;杨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森和电力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13/14 | 分类号: | B02C13/14;B02C13/26;B02C13/28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6 | 代理人: | 李郑建 |
地址: | 710043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堵环锤式 破碎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物料破碎的技术领域,涉及物料破碎取样的一种设备。特别是一种适应于电厂燃煤采样的防堵环锤式破碎机。
背景技术
入炉煤样品是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入炉煤平均质量的部分样品。入炉煤样的分析化验结果可作为评价入炉煤质量的依据。入炉煤样的热值对确定电厂锅炉的热效率有非常大的影响。入炉原煤样在输送系统中的皮带上或落煤处采取。为保证原煤的任何部分都有相同的机会被采取,达到采样精度,入炉煤原煤样的采取应使用机械化采样装置。
使用机械化采样装置采得原煤样后应立即制出全水分样品,并进行全水分检验。因此,通常在入炉煤采样机中包含了初步制备全水分样品的破碎及缩分机构。国家标准煤样的制备方法(GB474-2008)中规定全水分样品的粒度要小于6mm。这就是入炉煤采样机破碎机构的细度要求。
目前的普通的立式环锤式破碎机是通过确定筛板的孔径来使煤样的粒度达到要求。这种方法理论上是可行的。但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受原煤含水量的变化及入炉煤采样是间歇性采样的影响,筛板经常堵塞,原煤容易在破碎机中结块,造成破碎机启动时过流,甚至烧毁电机。
发明内容
针对普通的立式环锤式破碎机在入炉煤采样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物料采制样机的新型防堵环锤式破碎机。
为了实现上述任务,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解决方案:
一种防堵环锤式破碎机,包括底板,底板上有底座和壳体,其特征在于,在壳体内的侧壁上有衬板,壳体内有环锤主体,环锤主体上分布有肋条,环锤主体中央有主轴,主轴两端有防尘密封装置,主轴顶端穿过壳体通过联轴器连接电机,壳体外壁上有检修门,壳体上方设有进料口。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点是:
所述环锤主体带有多层环锤和环锤连板,每层环锤之间通透,无中间挡板。
所述衬板的内壁为光面,仅通过肋条控制破碎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防堵环锤式破碎机,可以实现破碎后粒径达到要求,且不出现堵塞的现象。具有结构简单,性能优良,故障率小,维护量少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标记分别表示:1、底板,2、底座,3、防尘密封装置,4、主轴,5、环锤主体,6、衬板,7、壳体,8、检修门,9、联轴器,10、进料口,11、电机,12、肋条。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路是,取消已知的环锤式破碎机环锤主体间的挡板,消除在挡板与环锤连板间积存物料的隐患;衬板的结构为光滑圆筒,通过衬板上焊的肋条的位置和外形尺寸控制破碎后的物料颗粒大小,简化了衬板的结构,减小了衬板的磨损。
参见图1,本实施例给出一种新型防堵环锤式破碎机,包括底板1,底板1上有底座2和壳体7,在壳体7内的侧壁上有衬板6,壳体7内有环锤主体5,环锤主体5上分布有肋条12,环锤主体5中央有主轴4,主轴4两端有防尘密封装置3,主轴4顶端穿过壳体7通过联轴器9连接电机11,壳体7外壁上有检修门8,壳体7上方设有进料口10。
本实施例中,环锤主体5带有多层环锤和环锤连板,每层环锤之间通透,无中间挡板。衬板6的内壁为光面,仅通过肋条12控制破碎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防堵环锤式破碎机,开机后,电机11通过联轴器9带主轴4和环锤主体5旋转,动物料从进料口10进入壳体7内,物料颗粒与环锤主体5的上层环锤和上层环锤连板撞击后,受离心力作用被甩至四周,沿衬板6内壁下坠。物料颗粒到达上部的肋条12部位时,较小颗粒从肋条12与环锤连板的间隙下坠至中层环锤,较大颗粒将被中层环锤反复击打、碾压、破碎至粒径小于上层肋条与上层环锤连板的间隙。
物料颗粒到达中部的肋条12部位时,较小颗粒从中部的肋条12与中层环锤连板的间隙下坠至下层环锤,较大颗粒将被下层环锤反复击打、碾压、破碎至粒径小于中层肋条12与中层环锤连板的间隙。
物料颗粒到达下层的肋条12部位时,较小颗粒从下层的肋条12与下层环锤连板的间隙下坠至出料口,较大颗粒将被下层环锤反复击打、碾压、破碎至粒径小于下层肋条与下层环锤连板的间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森和电力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西安森和电力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7746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