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车厢雨篷覆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77735.2 | 申请日: | 2013-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725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李芝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芝友 |
主分类号: | B60P7/04 | 分类号: | B60P7/04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黄培智 |
地址: | 5296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车厢 覆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车厢雨篷覆盖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汽车货物运输中,为了避免车辆行进中货物的抛洒、散落及防雨水、防晒,在车厢上加盖篷布。传统的车篷覆盖或折收工作都要驾驶人员人工操作,操作起来不方便,上下车顶费时费力,又不安全。驾驶人员的工作繁重,容易造成疲劳驾驶,给道路交通的安全带来隐患。而汽车货物运输中的防雨水、防日晒的自动覆盖装置还没有得到应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汽车车厢雨篷覆盖装置,该装置可通过机械运动实现伸展和收合,以减轻人员的劳力,具有简单、方便、实用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汽车车厢雨篷覆盖装置,用于将雨篷覆盖在车厢外,它包括分别设置在车厢相对两侧壁上的活动顶杆、分别设置在活动顶杆端部的第一滑轨以及至少一个倒U型支架,每个活动顶杆可沿所在侧的车厢侧壁上下滑动,且其上设有垂直齿条,每个第一滑轨上设有第一齿条,倒U型支架的每个侧臂上设有沿第一滑轨滑动的第一动滑轮,在靠近车尾的倒U型支架上设有滑动驱动器,在靠近车尾的倒U型支架的每个侧臂上设有与第一齿条啮合的第一滑动齿轮,每个第一滑动齿轮分别由滑动驱动器驱动。
当活动顶杆沿所在侧的车厢侧壁上下滑动时,带动第一滑轨及倒U型支架实现上下运动,从而使整个雨篷装置上下升降;当滑动驱动器驱动第一滑动齿轮时,第一滑动齿轮沿第一齿条相对运动,第一动滑轮沿第一滑轨平行移动,实现倒U型支架在水平方向上的运动,从而带动雨篷在车厢上的伸展或收缩。货物高度正常时,直接驱动倒U型支架直接平移至车尾即可;当货物超高时,可先驱动活动顶杆举升,使倒U型支架先升起来然后平移至车尾,再驱动活动顶杆下降,使倒U型支架降下去。整套装置利用机械方式伸展或收合,减轻人员的劳力,操作简便。
所述滑动驱动器包括设置在靠近车尾的所述倒U型支架横臂上的水平驱动电机、由水平驱动电机驱动的第一驱动蜗杆、分别驱动所述第一滑动齿轮的第一驱动轴和第二驱动轴,第一驱动轴和第二驱动轴相对设置在靠近车尾的所述倒U型支架的侧臂上,第一驱动轴的端部设有与第一驱动蜗杆啮合的第一蜗轮,第二驱动轴的端部设有与第一驱动蜗杆啮合的第二蜗轮。水平驱动电机驱动第一驱动蜗杆,带动第一驱动轴、第二驱动轴转动,使所述第一滑动齿轮在所述第一齿条上实现平移,可以直接在靠近车尾的倒U型支架上设置滑动驱动器,充分利用支架的空间,减少对车厢内有效装载容积的占用。
在所述活动顶杆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滑轨平行的第二滑轨,每个第二滑轨上设有第二齿条,倒U型支架的每个侧臂上设有沿第二滑轨滑动的第二动滑轮,在靠近车尾的倒U型支架的每个侧臂上设有与第二齿条啮合的第二滑动齿轮,第二滑动齿轮由所述滑动驱动器驱动。设置与第一滑轨平行的第二滑轨、第二齿条、第二动滑轮,可使装置平移过程中更稳定。
所述第二滑动齿轮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驱动轴和第二驱动轴上。
所述倒U型支架至少有两个,相邻的两个倒U型支架之间设有连接带。在水平平移时,仅在最靠近车尾的倒U型支架上设置驱动装置,其它个支架可通过连接带被拉动平移,可以简化整个装置结构。
在车厢上设有与所述垂直齿条啮合的升降齿轮以及驱动升降齿轮的升降驱动器。升降驱动器驱动升降齿轮啮合垂直齿条运动,使活动顶杆沿所在侧的车厢侧壁上下活动。
所述升降驱动器包括设置在车厢上的升降驱动电机、由升降驱动电机驱动的第二驱动蜗杆、分别设置在车厢两侧的第三驱动轴和第四驱动轴,第三驱动轴的端部设有与第二驱动蜗杆啮合的第三蜗轮,第四驱动轴的端部设有与第二驱动蜗杆啮合的第四蜗轮。升降驱动电机驱动第二蜗杆,带动第三驱动轴和第四驱动轴转动,使所述升降齿轮啮合垂直齿条运动,实现覆盖装置的升降。
所述倒U型支架的两侧臂的顶端分别铰接在横臂的端部上。行车过程中车厢因颠簸产生变形,两侧臂在横臂端部可活动,减缓车厢变形带来的破坏。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利用机械结构实现雨篷支架的水平位移和升降操作,减轻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便于实施且工作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构造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靠近车尾的倒U型支架实体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芝友,未经李芝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7773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利用电场引导制备石墨烯纸的方法
- 下一篇:丹参三七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