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控式煤场喷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78141.3 | 申请日: | 2013-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732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涛;杨树仁;王志孝;王立福;魏伟;季春福;王兆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默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3/02 | 分类号: | B65G3/02 |
代理公司: | 潍坊正信专利事务所 37216 | 代理人: | 王伟霞 |
地址: | 262714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控式 煤场 喷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喷淋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煤场的、具有自动和手动两种控制方式的喷淋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一个产煤大国,也有着众多消耗大量煤的企业,大多数企业附近地下没有煤炭矿藏,都是从产煤地转运到自己的煤场,再进行煤的转化,煤炭置于露天煤场干燥后,煤尘悬浮于空气中严重危害人的身体健康,煤炭干燥再遇大风天气,部分细煤粉被大风刮走造成煤炭损失,甚至造成企业附近居住人员环境的污染,国家环保部门也认识到这一点,强制煤炭使用企业的煤场进行治理。现阶段除煤场加装防护网外,对煤场表层进行喷淋加湿降低煤尘漂浮到空中对空气的污染成为主要手段。
目前,煤场喷淋水装置多数采用人工控制,设备的起停都有专人负责启停,但是由于操作人监视不到位造成设备缺水烧坏的现象时有发生,造成企业生产成本的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控式煤场喷淋装置,其不但可以实现人工控制,也可以实现自动控制,从而消除上述背景技术中缺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双控式煤场喷淋装置,包括利用主电路连接的电机和喷淋水泵,所述喷淋水泵安装于蓄水池内,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电路设置有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包括
手动控制器,所述手动控制器用以实现对喷淋装置的手动控制,即传统的人工控制,不受自动控制的约束;
与所述手动控制器并联的自动控制器,所述自动控制器包括串联的定时开关和液位继电器,其中,定时开关用于根据煤场情况设定启动、停止时间,并根据设定的时间启停喷淋水泵,而液位继电器测量接点通过电缆引至蓄水池,根据置于水池喷淋水泵的深度与水位相调整,用于测量水池水位高低,控制液位继电器控制接点,根据水池液位的深度控制喷淋水泵的运行停止;
以及用以将电路切换至手动控制器或自动控制器的切换开关。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液位继电器的测量接点通过电缆引至所述蓄水池的喷淋水泵上方10cm处。发明人在长期的实践中发现,将液位继电器的测量接点通过电缆引至所述蓄水池的喷淋水泵上方10cm处,能够更加及时对喷淋水泵进行开关调整。如果大于10cm,则容易出现喷淋水泵过早停止运转的情况,影响正常喷淋工作的进行,如果小于10cm,则容易出现喷淋水泵出现断断续续空转的情况,损坏喷淋水泵,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
另外,本实用新型中,主电路和控制电路中设置有热继电器、接触器和低压断路器等。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利用切换开关可以实现两种控制模式的切换,切至手动运行模式时,利用手动控制器可直接启动电机,喷淋水泵工作,不受定时自动喷淋制约;切至定时自动喷淋运行模式时,自动控制器工作,只有满足设定的喷淋时间、以及水位要求时,喷淋水泵才能启动。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煤场喷淋装置具有手动和自动两种控制方式,正常情况下,切换开关切至自动控制器,由定时开关定时控制喷淋水泵自动启动、停止对煤场进行喷淋;当水池中无水或水位低,液位继电器测得水位不能满足运行条件,在定时开关设定的时间也不能运行,只有水池水位满足运行条件,定时开关也在运行时段时喷淋水泵才能运行;当喷淋水泵正常运行,水池水位下降至喷淋水泵上方10cm处时,液位继电器控制喷淋水泵停止工作;喷淋水泵无水不能工作,缺水时停止工作,避免了喷淋水泵烧坏情况发生。处理紧急情况及检修时,切换开关切至手动控制器,不受定时自动喷淋制约可直接启动喷淋水泵,保证了喷淋水泵始终处于可控状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气原理图;
图中:1.电机,2.喷淋水泵,3.蓄水池,4.手动控制器,5.自动控制器,6.切换开关,7.定时开关,8.液位继电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默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默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7814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