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向旋转回程式泵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80021.7 | 申请日: | 2013-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758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孙茂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茂林 |
主分类号: | F04C9/00 | 分类号: | F04C9/00 |
代理公司: | 遵义市遵科专利事务所 52102 | 代理人: | 刘学诗 |
地址: | 563100 贵州省***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向 旋转 回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泵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双向旋转回程式泵,适合于各种液体作业场所的输送,还可作气体压缩机使用。
背景技术
现有的泵分为两大类,一类为活塞式泵,另一种为叶轮式离心式泵,各有其优点缺点,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新型结构的双向旋转回程式泵,目前为止,末见媒体和专业刊物等文献资料有相同和相类似的报导。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向旋转回程式泵,它的结构主要包括:泵体、轮轴、叶片、传动齿轮、直形齿条、连杆、曲轴、电机。泵体为圆柱密封腔室,泵腔壁上设有一孔,孔上方设有进、出口管道,泵腔壁开口处与出口管道入口端中间设有一档板,将圆形泵腔室分隔,泵腔室中央设有轮轴,轮轴一侧设有扇形叶片,在泵腔开口与管道连接处对称地设有进液管,管口处设有单向阀门,在出口液管道和两进口管相连接的管道内与档板末端之间分别设有出液单向阀门,在两侧的进液管口处分别设有进液单向阀门。轮轴的一端设在泵体腔室内中部其上连接,有扇形叶片,叶片在腔内来回转动,轮轴的另一端连接有传动齿轮,齿轮与直形齿条啮合,由电机带动曲轴通过连杆带动直形齿条使传动齿轮及轴带动扇形叶片左右往复旋转。
采用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适合输送各种液体或气体,使用寿命长,高于离心式泵,不同的扬程选用不同的规格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双向旋转回程式泵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双向旋转回程式泵的传动结构示意图
图中:1—泵体,2—轮轴,3—叶片,4—传动齿轮,5—直形齿条,6—连杆,7—曲轴,8—电机,9—进液管,9.1—进管口阀门,10—挡板,11—出液管,11.1—出液管口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向旋转回程式泵,其具体实施方式现对照附图作如下说明:它的总体构成包括:泵体1、轮轴2、叶片3、传动齿轮4、直形齿条5、连杆6、曲轴7、电机8、进液管9、进管口阀门9.1、挡板10、出液管11、出管口阀门11.1,泵体1为圆柱密封泵腔室,泵腔室壁上设有一孔,孔上面对称地设有进液管9,进管口阀门9.1,泵腔室壁开口处与出液管11的管口入口端中设有一挡板10,挡板将圆形泵腔室分隔开,泵腔室中央设有轮轴2,轮轴2一侧设有扇形叶片3,在泵腔室开口与管道连接处对称地设有进液管9,管口处分别设有进管口阀门9.1在出液管11和两进液管9连接处及出液管11的管口设有一挡板10,挡板10下端将圆形泵腔室分隔,上端将出液管11的管口分隔为两个腔室,两个腔室壁与挡板顶端之间分别设有出液管口阀门11.1,在两侧的进液管9管口处分别设有进管口阀门9.1,轮轴2的一端设在泵体腔室中央,另一端连接有传动齿轮4,齿轮4与直形齿条5啮合,由电机8带动曲轴7,曲轴7通过连杆6带动直形齿条5移动驱使传动齿轮左右旋转,从而带动扇形叶片3对密闭腔进行往复式旋转压缩,从而使液体分别从进液管流进,出液管流出实现液体输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茂林,未经孙茂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8002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