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加药通道的电子可视软管喉镜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80250.9 | 申请日: | 2013-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633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发明(设计)人: | 罗和国;薛富善;王卫东;李岳胜;赵燕勇;朱福斌;杨本全;陈爱华;周旭林;张文銮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州瀚创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王卫东;李岳胜 |
主分类号: | A61B1/267 | 分类号: | A61B1/267;A61B1/015;A61M3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7300 浙江省台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加 通道 电子 可视 软管 喉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在人体气管插管或喉部疾病诊疗过程中用于显示喉部内部情况并引导气管插管的可视化医疗器械。
背景技术
作为医院麻醉科、急诊科和喉科必备器械的喉镜,已经越来越广泛地被使用。目前,喉镜在临床诊疗过程中,由于病患者喉部出现痰、血污等异物挡住摄像头的拍摄视线或者出现喉部痉挛等生理反应影响喉镜正常操作时,需要暂时中止诊疗,等采取其他措施吸痰、去除血污或施加药物消除不良生理反应后才能继续诊疗。如果诊疗时间长一点,再次出现痰、血污等情况,这样的过程需要反复多次,严重影响医生的诊疗效率,延长病患者的不适时间。如果是危重病人,甚至可能因为被迫暂停诊疗,错失宝贵的抢救时间而丧失生命。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在喉镜诊疗过程中可以同时进行吸取异物或施加药物的具有加药通道的电子可视软管喉镜。
为了解决所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加药通道的电子可视软管喉镜,包括显示器、手柄、软管,手柄的一端与显示器相连接,手柄的另一端与软管的一端相连接,软管的另一端端部设有摄像头,摄像头与显示器相连接,所述软管内设有加药通道,加药通道的一端开口于摄像头的一侧,加药通道的另一端开口于软管或手柄的外表面上。这样,当软管喉镜伸入病患者喉部时,如果病患者喉部出现痉挛等生理反应影响喉镜软管正常插入,可以通过加药通道对病患者喉部施药以消除不良反应,如果病患者喉部出现痰或血污等异物影响摄像头清晰拍摄,可以通过加药通道抽去病患者喉部的异物,确保图像清晰,使得电子可视软管喉镜可以不间断诊疗,提高医生的诊疗效率,缩短病患者的不适时间,可以为病危病人赢得抢救时间。
作为优选,所述加药通道为柔性加药管。这样可以确保套接在柔性加药管外侧的软管可以自如操作。
作为优选,所述加药管的另一端向软管或手柄的外侧延伸出加药嘴,加药嘴的内径大于加药管的内径。这样可以方便加药管与施药装置或吸取异物装置的对接。
作为优选,所述加药嘴的外侧设有护套。加药嘴与施药装置或吸取异物装置对接时,需要手持加药嘴进行对接操作,外侧有了护套,护套具有一定的刚性,可以确保加药嘴不会变形,以利于快速对接。
作为优选,所述护套上连接有可以密封加药嘴的塞子。这样可以确保加药管在未用时可以密封住,以利于加药管的卫生安全,预防二次感染。
作为优选,所述护套与手柄连为一体。手柄具有一定的刚性,将护套与手柄连为一体,使得加药嘴与施药装置或吸取异物装置对接可以单手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在电子可视软管喉镜的软管内设置柔性加药管,使得电子可视软管喉镜在诊疗过程中可以同步进行吸取异物或施加药物操作,确保电子可视软管喉镜可以不间断诊疗,图像清晰,提高医生的诊疗效率和诊疗准确率,缩短病患者的不适时间,可以为病危病人赢得抢救时间;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M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R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显示器; 2、手柄; 3、软管; 4、摄像头; 5、加药管;6、导线;7、加药嘴;8、护套;9、塞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说明:
实施例:一种具有加药通道的电子可视软管喉镜如图1、图2所示,它包括显示器、手柄、软管,手柄的一端与显示器相连接,手柄的另一端与软管的一端相连接,软管的另一端端部设有摄像头,摄像头通过导线与显示器相连接,所述软管内设有柔性加药管,加药管的一端开口于摄像头的一侧。如图3所示,加药管的另一端在手柄的外侧延伸出加药嘴,加药嘴的内径大于加药管的内径,所述加药嘴的外侧设有护套;所述护套上连接有可以密封加药嘴的塞子;所述护套与手柄连为一体。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最佳的技术方案,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在不超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有其它的变体及改型。
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州瀚创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王卫东;李岳胜,未经台州瀚创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王卫东;李岳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8025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边转移翻转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双软管密封塞充氮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