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模内冲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80430.7 | 申请日: | 2013-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283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万继龙;李绍光;张成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市麦斯优联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17 | 分类号: | B29C45/1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9090 广东省珠海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冲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内冲孔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模内冲孔装置在加工产品的时候会产生熔接痕,该熔接痕是塑胶件表面的一种线状痕迹,是由注射或挤出中若干股流料在模具型腔中分流汇合,熔料在界面处未完全熔合,彼此不能熔接为一体,造成熔合印迹,影响塑胶件的外观质量及力学性能。从形成熔接痕的原因而言,要减少熔接痕,就要降低注射或挤出过程中物料的“分流后汇合”现象发生的可能性,为减少并消除此现象,常用的方法为:①提高模具温度;②调整注射速度;③全面排气;④保持模具表面清洁;⑤调整注射压力和补塑压力。方法③可以通过加工模具的零件实现,方法①②④⑤则需要通过调整注塑时的参数实现,但是调整参数是比较耗费时间和能源。
另外,通常解决胶件上的熔接痕的方法是调整注塑时的参数,但是这些参数之间都存在关联,当一个参数变化时其余参数需要做相应的调整从而达到最佳的注塑效果。这个过程需要注塑机操作者不断的调试,最终得出一个合理的参数,因此消耗了大量的人力和能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可消除熔接痕的模内冲孔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方案来实现:一种模内冲孔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前模行位针、气道镶件、后模行位针、第一油缸、废料收集箱、真空发生器、第二油缸、控制冲孔油缸顺序的电磁阀、控制吸气的电磁阀;
所述气道镶件通孔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前模行位针、后模行位针,另一侧连接废料收集箱;
所述废料收集箱通过第一气管连接真空发生器;
所述与后模行位针连接的后模模一侧连接第一油缸;
所述与前模行位针连接的前模一侧连接第二油缸;
所述第二油缸通过油管连接控制冲孔油缸顺序的电磁阀;
所述控制冲孔油缸顺序的电磁阀通过第二气管连接控制吸气的电磁阀。
本实用新型有效的节约资源,提高试模效率,最终达到消除胶件上的熔接痕,提高产品外观质量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模内冲孔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模内冲孔装置消除熔接痕废料处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模内冲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前模行位针1、气道镶件2、后模行位针3、第一油缸4、废料收集箱5、真空发生器7、第二油缸6、控制冲孔油缸顺序的电磁阀8、控制吸气的电磁阀9;所述气道镶件2通孔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前模行位针1、后模行位针3,另一侧连接废料收集箱5;所述废料收集箱5通过第一气管10连接真空发生器7;所述与后模行位针3连接的后模一侧连接第一油缸4;所述与前模行位针1连接的前模一侧连接第二油缸6;所述第二油缸6通过油管13连接控制冲孔油缸顺序的电磁阀8;所述控制冲孔油缸顺序的电磁阀8通过第二气管11连接控制吸气的电磁阀9。
如图2所示,注塑时胶料将孔填充,胶料填充过程中没有障碍,当注塑完成时胶件温度很高,前、后模镶针在各自的源动力驱动下向下运动一段距离轻易将孔切出,同时抽气机不断的抽气,带动废料12移动,在废料12移动过程中会落入废料收集箱5中。此时既保留产品上的特征,也保证产品的外观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先将产品上的孔在注塑时封住,当注塑完成之后,再利用前模行位针1、后模行位针3冲孔,既保证孔的存在,又消除了熔接痕,较通常的淡化熔接痕、将熔接痕移位的方法实用。
该实用新型的工作顺序是
1)、模具先合模;
2)、注塑;
3)、注塑完成后,在控制冲孔油缸顺序的电磁阀8控制下,第一油缸4先带动后模行位针3退后,第二油缸6带动前模行位针1前进完成冲孔;
4)、真空发生器7开始抽气,将切下来的废料12沿着抽气镶件吸入废料回收箱5;
5)、在控制吸气的电磁阀9的控制下两个油缸分别带动两支行位针复位;
6)、开模;
7)、顶出;
8)、合模进行下一个循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市麦斯优联模具有限公司,未经珠海市麦斯优联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8043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