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灯底座护盖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80842.0 | 申请日: | 2013-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629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高婷婷;杨晓光;李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暻泰车材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31/00 | 分类号: | F21V31/00;F21V17/10;F21W101/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周全 |
地址: | 22500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灯 底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领域,尤其涉及对用于连接在汽车车灯底座上的护盖结构的改进。
背景技术
汽车作为日常的代步工具,给人们生活、工作出行带来了便利;因此,对汽车的要求越来越高。汽车车灯作为汽车的眼睛,其在夜间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然而用于封闭车灯底座的护盖由于密封性不好,容易漏水,尤其在下雨天或清洗汽车时,给车灯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在工作中,车灯底座设置护盖主要为了方便在车灯损坏时,打开护盖,便可轻松修复。因此,底座护盖需要良好的密封性。如图4所示,现有技术中,护盖的旋合部为导向槽6,只能起到连接的作用,密封效果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密封效果好的车灯底座护盖。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底座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壁上设有均布的旋齿,所述护盖通过旋合部连接所述通孔上的旋齿;所述护盖包括具有开口的环形本体,所述环形本体的上部为旋合端,下部为手持端;所述旋合端包括至少两个朝向所述环形本体中心的旋合部,所述旋合部与所述旋齿一一对应;
所述旋合部包括旋合通槽和旋合支槽,所述旋合通槽平行于所述环形本体的中心,所述旋合支槽呈弧形、且设在所述旋合部的中心环面上,所述旋合支槽连通所述旋合通槽。
所述手持端上均布设有连接片,所述连接片垂直于所述环形本体。
本实用新型改进了现有技术中的护盖,采用旋合部与旋齿相连接的旋合结构,提高了两者的密封性能,避免了车灯漏水现象的发生;在工作中,旋齿先伸入旋合通槽,然后旋合到旋合支槽中,实现两者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可靠,提高了底座的防水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是本体,2是旋合端,20是旋合部,201是旋合通槽,202是旋合支槽,3是手持端,30是连接片,4是底座,40是通孔,5是旋齿,6是导向槽。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如图1-3所示,所述底座4上设有通孔40,所述通孔40内壁上设有均布的旋齿5,所述护盖通过旋合部20连接所述通孔40上的旋齿5;所述护盖包括具有开口的环形本体1,所述环形本体1的上部为旋合端2,下部为手持端3;所述旋合端2包括至少两个朝向所述环形本体1中心的旋合部20,所述旋合部20与所述旋齿5一一对应;旋合部20向内凸出本体1所在的环面;
所述旋合部20包括旋合通槽201和旋合支槽202,所述旋合通槽201平行于所述环形本体1的中心,所述旋合支槽202呈弧形、且设在所述旋合部20的中心环面上,所述旋合支槽202连通所述旋合通槽201,所述旋合支槽202位于旋合通槽201的同侧。
实际应用中,旋齿5先伸入旋合通槽201内,然后向同一方向旋入旋合支槽202,即可。
所述手持端3上均布设有连接片30,所述连接片30垂直于所述环形本体1,方便拿取,便于安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暻泰车材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扬州暻泰车材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808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