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铁水导流中转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81009.8 | 申请日: | 2013-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359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孙翠华;张学民;王尖锐;张永青;李建平;纪瑞东;赵杰;赵圣功;王玉春;崔玉华;李俊;李振;郭达;梁景玥 | 申请(专利权)人: | 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41/00 | 分类号: | B22D4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法思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8 | 代理人: | 杨小蓉;王敬波 |
地址: | 271104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铁水 导流 中转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冶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铁水导流中转装置。
背景技术
铁厂至钢厂的铁水运输主要采取铁水罐(包)或鱼雷罐车运输,钢厂使用铁水罐或混铁炉盛装铁水后转运至转炉炼钢生产,即具有下列两种生产组织模式:
1、高炉-铁水罐(包)-转炉;
2、高炉-铁水罐-混铁炉-铁水包-转炉。
与第一种生产组织模式相比,第二种生产组织模式显然周转环节更复杂,所涉及的生产设备更多,生产成本也更高。之所以要采用此种生产组织模式主要原因在于铁水罐装铁量与转炉盛装量不同,需经混铁炉和铁水包中转,从而解决铁水温度成分均匀及盛装量不同问题。但这一生产组织模式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如混铁炉不能使用或混铁炉区域不能转运铁水,则需停止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铁水转运模式的不足,从而提供一种便于实现铁水中转的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铁水导流中转装置,包括铁水存储体1与导流体2,所述铁水存储体1为上端开口的池状容器,其一侧面有一开口,所述铁水存储体1通过该开口连通所述导流体2,所述导流体2为一两端开口的导流装置。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铁水存储体1分为两层,内层为采用耐火材料砌筑的内衬,外层为采用金属材料制成的外壳,所述外层包裹在所述内层外。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导流体2分为两层,内层为采用耐火材料砌筑的内衬,外层为采用金属材料制成的外壳,所述外层包裹在所述内层外。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装置较简易,制作成本不高,清理维护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铁水导流中转装置的外观结构图。
图面说明
1 铁水存储体 2 导流体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铁水导流中转装置包括铁水存储体1与导流体2,所述铁水存储体1为上端开口的池状容器,其一侧面有一开口,所述铁水存储体1通过该开口连通所述导流体2,所述导流体2为一两端开口的导流装置。
所述铁水存储体1与导流体2均分为两层,内层为采用耐火材料砌筑的内衬,外层为采用金属材料制成的外壳,所述外层包裹在所述内层外。
本实用新型的铁水导流中转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安置在铁水运输路线旁,其一侧为铁水运输罐,另一侧为放入地坑中的铁水包,所述导流体2的出口位于铁水包之上。在铁水中转的过程中,铁水运输罐使用液压机构或天车提升,将铁水倒入中转装置的铁水存储体1中,铁水从该铁水存储体1中沿着导流体2流至铁水包中,从而实现铁水的转移和调整铁水分装量。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都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未经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8100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摇臂铣床的主轴箱罩壳
- 下一篇:涡轮熔模铸造用焙烧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