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定子端部线圈用防护套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81064.7 | 申请日: | 2013-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191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潘晋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皖新电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5/02 | 分类号: | H02K15/02 |
代理公司: | 合肥诚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9 | 代理人: | 汤茂盛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定子 线圈 护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定子打磨时保护定子端部线圈用防护套。
背景技术
定子由定子铁芯以及定子铁芯上饶制的绕组线圈构成,绕组线圈固定在定子铁芯上后,在定子铁芯的两端分别形成环状的端部线圈。在定子工装完成后需要将其整个放入绝缘漆中进行浸渍,进一步对漆包线进行绝缘处理。浸渍后的定子经干燥处理即可得到外表面涂覆有绝缘层的定子。而正常浸渍、干燥操作后绝缘漆在定子外表面上涂覆的厚度并不均匀,容易出现局部绝缘漆聚积的现象,而定子铁芯、转子、电机机壳设计的尺寸一定,因此为保证定子能与转子、电机机壳顺利的进行工装,需要人工用锉刀对干燥后的定子铁芯内、外侧壁进行打磨,然后再进行工装。但人工进行打磨时,容易使得锉刀与漆包线相摩擦,造成漆包线受损,使得装配后的电机存在质量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定子端部线圈用防护套,可在定子打磨时,对定子端部线圈进行保护,防止锉刀对漆包线造成损伤。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定子端部线圈用防护套,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管体/内柱体,以及套设在内管体/内柱体外围的外管体,内管体/内柱体插设在定子的内腔内,外管体与内管体/内柱体之间的夹腔构成用于容置端部线圈的区域,外管体与内管体/内柱体远离定子铁芯的一端相固接为一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上述结构的防护套,在对定子进行打磨时,将防护套套设在定子端部线圈上,从而避免锉刀打磨时与漆包线相摩擦,保护漆包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的轴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定子打磨时的定子端部线圈进行防护的定子端部线圈用防护套,其采取的方案如图1所示,一种定子端部线圈用防护套,包括内管体11/内柱体,以及套设在内管体11/内柱体外围的外管体12,内管体11/内柱体插设在定子的内腔内,外管体12与内管体11/内柱体之间的夹腔13构成用于容置端部线圈21的区域,外管体12与内管体11/内柱体远离定子铁芯22的一端相固接为一体。通过上述结构的防护套,在对定子进行打磨时,将防护套套设在定子端部线圈21上,从而避免锉刀打磨时与漆包线相摩擦,保护漆包线。这里可以将端部线圈21作为与定子铁芯22固接为一体的环形件看待。
由于在打磨时,定子是卧式放置的,因此需防止打磨时防护套脱落,以及在套设防护套时避免磕碰漆包线,因此,本实用新型具体的方案为:如图1、2所示,所述外管体12的内径介于端部线圈21外径与定子铁芯22的外径之间,外管体12的端部端面与定子铁芯21的端部端面相抵靠贴合;所述的内管体11为一外径为变径的管体、包括与外管体12相对应布置的第一管体段11a以及第一管体段11a位于定子铁芯22内的里端延伸设置的第二管体段11b,第一管体段11a的外径与定子铁芯22的内径相一致,第二管体段11b的外径较小于第一管体段11a的外径。通过上述结构从而实现对防护套的固定定位,避免防护套脱落。将内管体11设置为变径的管体,主要是便于防护套的套设。具体操作时防护套可采用尼龙材料构成。总之,本实用新型可在定子打磨时,对定子端部线圈进行保护,防止锉刀对漆包线造成损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皖新电机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皖新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8106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绕线架
- 下一篇:一种配合移动终端的化妆品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