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埙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85256.5 | 申请日: | 2013-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050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胡亮;孙峰;刘家琪;井玲玲;申仪炜;孙炎玮;余景;赵敏;王丹;章娇娇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山学院 |
主分类号: | G10D7/00 | 分类号: | G10D7/00;G10D9/02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周光 |
地址: | 24504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乐器,具体涉及一种埙。
背景技术
埙是中国最古老的吹奏乐器之一,大约有七千年的历史。埙上端有吹口,底部呈平面,侧壁开有音孔。最早的埙只有一个音孔,后来逐渐发展为多孔,由于埙的吹奏发声涉及到演奏者口风、风门、嘴型等诸多因素,对初学者来说埙的吹奏比较难掌握,导致埙这种乐器难于普及及推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初学者即可快速演奏,易于普及及推广的埙。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该埙,包括空心管体,在所述空心管体上设有音孔,在所述空心管体顶端吹口处设有吹嘴;在所述吹嘴上设有台阶,所述台阶的台阶面与演奏者嘴部相接触。
所述吹嘴一端与吹口连接,所述吹嘴另一端为椎体结构。
与所述吹口连接的吹嘴一端为柱体结构。
所述吹嘴与所述吹口卡接或螺纹连接。
设于所述空心管体一侧上的音孔为六个,设于所述空心管体另一侧上的音孔为两个。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埙,通过在空心管体顶端吹口处设吹嘴,初学者可通过吹嘴来演奏埙;初学者在演奏时将吹嘴套在埙的吹口处,只要保持正常的气息量便可发声,而不用考虑演奏时的口风、风门、嘴型等相关问题,即可快速掌握埙的吹奏;这种埙便于埙在业余爱好者中普及与推广。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各幅附图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埙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埙的后视图;
上述图中的标记均为:
1、空心管体,2、音孔,3、吹嘴,4、台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最优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及图2所示的埙,包括空心管体1,在空心管体1上设有音孔2,在空心管体1顶端吹口处设有吹嘴3;在吹嘴3上设有台阶4,台阶4的台阶面与演奏者嘴部相接触。
吹嘴3一端与吹口连接,与吹口连接的吹嘴3一端为柱体结构,吹嘴3另一端为椎体结构,台阶4设于吹嘴3的柱体及椎体相接的位置,演奏者吹奏该埙时,口含吹嘴3的椎体部分,嘴部与台阶4相接触。
吹嘴3与吹口卡接或螺纹连接。
设于空心管体1一侧上的音孔2为六个,设于空心管体1另一侧上的音孔2为两个。
该埙,通过在吹口处设计了一个梯形的口含式的吹嘴3,初学者在演奏者将吹嘴3套在埙的吹口处,只要保持正常的气息量便可发声;而不用考虑演奏时的口风、风门、嘴型等相关问题,这样初学者即可快速掌握埙的吹奏;便于埙在业余爱好者中普及与推广。
上面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山学院,未经黄山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8525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有利于提高散热性能的蒸锅底座
- 下一篇:一种能够平衡气压的锁扣式水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