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腹膜透析导管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85291.7 | 申请日: | 2013-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639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发明(设计)人: | 王艻;吕永曼;徐钢;姚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28 | 分类号: | A61M1/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3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腹膜 透析 导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实验室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腹膜透析导管。
背景技术
腹膜透析是利用腹膜为透析膜,向腹腔内注入透析液,借助两侧的毛细血管内血浆及腹腔内的透析液中的溶质浓度差和渗透差,血浆中的代谢废物和潴留的过多水分弥散和渗透到腹腔,并随旧透析液排出体外,同时由腹透液中补充必要的物质到血液中。通过不断重复向腹腔内灌入新鲜透析液,透析液在腹腔内存留一定时间,排出交换过的透析液,则可达到清除毒素、脱水、纠正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的治疗目的。常用来治疗急性和慢性肾功能衰竭,也可用来抢救药物食物中毒。
从我国的国情出发,腹透颇适合病人的需要,有利于残余肾功能的保护。尤其在广大的基层医疗单位很有发展前途,是我国目前大力推广的终末期肾脏病治疗模式。但是,腹膜透析过程中会出现诸如感染、营养不良、脂蛋白代谢紊乱、腹膜功能丧失等并发症,同时不同成分的腹透液会对腹膜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以往常使用的腹膜透析模型是基于小鼠或大鼠等实验动物,以每日腹腔注射模拟腹透。但是腹腔直接注射对腹膜的创伤性大,容易损伤小血管,提高动物死亡率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减少动物死亡率和创伤,且不影响实验的腹膜透析导管。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腹膜透析导管包括导管、球囊、球囊外壳、不锈钢支撑架和不锈钢片,所述导管与球囊外壳相连,所述球囊安装在球囊外壳内,所述导管与球囊相通,所述用于支撑球囊的不锈钢支撑架安装在球囊内部,所述用于防止针头扎穿的不锈钢片安装在球囊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导管上设置有两块凸块,所述两块凸块间的距离为0.4cm, 且所述两块凸块分别置于小鼠腹腔内外。
进一步地,所述导管和球囊均为采用硅树脂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导管末端设置有小孔,当导管口堵塞时,还可以通过小孔对腹内进行注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将球囊及球囊外壳创新性地埋藏在小鼠背部皮下,与之相连的导管在皮下走行,在腹部作一小切口,将导管插入腹腔,在不影响正常实验的前提下,可以减少对小鼠腹膜的创伤,降低小鼠的死亡率。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由下述的具体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腹膜透析导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腹膜透析导管,包括导管3、球囊6、球囊外壳5、不锈钢支撑架4和不锈钢片7,所述导管3与球囊外壳5相连,所述球囊6安装在球囊外壳5内,所述导管3与球囊6相通,所述用于支撑球囊5的不锈钢支撑架4安装在球囊6内部,所述用于防止针头扎穿的不锈钢片7安装在球囊6底部。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导管上设置有两块凸块2,所述两块凸块2间的距离为0.4cm,且所述两块凸块2分别置于小鼠腹腔内外。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导管3和球囊6均为采用硅树脂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导管3末端设置有小孔1,当导管3口堵塞时,还可以通过小孔1对腹内进行注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将球囊及球囊外壳创新性地埋藏在小鼠背部皮下,与之相连的导管在皮下走行,在腹部作一小切口,将导管插入腹腔,在不影响正常实验的前提下,可以减少对小鼠腹膜的创伤,降低小鼠的死亡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未经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8529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客车水栓压力在线监测系统
- 下一篇:一种气瓶固定底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