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眼科卧位可拆卸床垫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86158.3 | 申请日: | 2013-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806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发明(设计)人: | 王洪格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市市立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G7/05 | 分类号: | A61G7/05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7227 | 代理人: | 段秀瑛;王月玲 |
地址: | 2660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眼科 可拆卸 床垫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适应于复杂视网膜疾病患者的俯卧位可拆卸式床垫。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治疗眼科的复杂视网膜疾病最常见的手术是玻璃球切除联合眼内硅油填充术。术后患者康复阶段多采用俯卧位,利用硅油的表面张力封闭视网膜裂孔,促使视网膜复位。通常术后要求患者一周内每天俯卧位时间至少18小时,长时间的俯卧位容易造成患者身体局部肌肉紧张、僵硬和酸痛,有的患者受不了长时间的煎熬,容易变换体位甚至入睡,且患者出院回家后,经常没有协助后期康复的设备,致使治疗效果不理想甚至手术失败。
专利201020521280.8公布了一种视网膜复位术后护理专用病床,可以很好的帮助视网膜复位术后患者进行俯卧位治疗,但是这种装置为一个整体的病床,限定患者只能在医院治疗,对出院后需进行后续治疗的患者来说比较麻烦,而且更换时,经常需要病人整个进行搬运,护理人员或家属需要更换整个床垫或晒洗,还可能给患者带来痛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适用于复杂视网膜疾病患者术后康复的俯卧位可拆卸式床垫。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眼科卧位可拆卸床垫,包括床垫的床头部分和床体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床头部分和床体部分为可拆分结构,所述的床头部分占据床垫前端1/3位置,所述的床头部分为海绵垫,海绵垫中间设有椭圆形凹槽,所述的椭圆形凹槽底部设有长方形的开口,所述的椭圆形凹槽外设有纯棉布套。
优选的是,所述的床头部分海绵垫的厚度与床垫厚度相同。
优选的是,所述的椭圆形凹槽尺寸略小于人体头围尺寸。
优选的是,所述的床头部分和床体部分连接处设有自粘贴。
优选的是,所述的纯棉布套设有可拆卸的拉链。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设计的一种眼科卧位可拆卸床垫,床头部分包括一个椭圆形凹槽,椭圆形凹槽的底端设有长方形开口,有助于视网膜复位术后患者治疗过程中面部周边与海绵垫充分接触,分散头部重量,患者的眼部和口鼻处与外界相通,有效地防止双侧眼部受压,保持口鼻呼吸顺畅。
2、设计的床头部分和床体部分为可拆分结构,中间通过自粘贴方式连接,拆卸方便,患者出院后可带回家中继续使用。
3、椭圆形凹槽外设有可拆卸的纯棉布套,一人一用,方便拆洗,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1中,1—床头部分,2—床体部分,3—自粘贴,4—椭圆形凹槽,5—纯棉布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眼科卧位可拆卸床垫由床头部分1和床体部分2组成,床头部分1和床体部分2为可拆分结构,床头部分1和床体部分2连接处设有自粘贴3,床头部分1占据床垫前端1/3位置,床头部分1为海绵垫,海绵垫中间设有椭圆形凹槽4,椭圆形凹槽4尺寸略小于人体头围尺寸,椭圆形凹槽4底部设有长方形的开口,椭圆形凹槽4外设有纯棉布套5,纯棉布套5设有可拆卸的拉链。
本实用新型用于视网膜复位术后护理专用病床,患者身体可完全放松地躺在床上进行俯卧位治疗,纯棉布套拆洗方便,防止交叉感染,患者出院后如需继续治疗,可将床头部分拆下,带回家中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市市立医院,未经青岛市市立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8615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芳基酮香豆素衍生物的合成方法
- 下一篇:一种3‑糠醛类产物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