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效多室新型蒸汽管回转圆筒干燥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87410.2 | 申请日: | 2013-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408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赵旭;窦岩;令永功;杨巍;张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华化工机械及自动化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11/04 | 分类号: | F26B11/04;F26B25/06;F26B25/08 |
代理公司: | 兰州中科华西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2002 | 代理人: | 王学定 |
地址: | 73006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新型 蒸汽 回转 圆筒 干燥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效多室新型蒸汽管回转圆筒干燥机。
现有技术
伴随现代化学工业被干燥物料产量大,初始湿含量高的特点,迫使传统蒸汽管干燥机向着大型化或超大型化方向发展,而目前工业中常用的蒸汽管回转圆筒干燥机的筒体内壳程换热空间均采用单室结构,即物料仅在筒体单个壳程内干燥,这种结构的主要缺点是:
1、设备运转时,物料仅分布于筒体轴向底层,筒体内部填充率低,一般只达到15~25%,换热面积仅能利用30%。
2、换热效率低,筒体及加热管规格、排列相同的情况下需通过增加筒体长度以达到换热效果。
3、体积庞大,安装、拆卸、检修及维护较困难,制造难度大,设备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传热效率高、结构紧凑合理、制造成本低、安装及检修便捷的高效多室新型蒸汽回转圆筒干燥机。
本实用新型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高效多室新型蒸汽管回转圆筒干燥机,包括螺旋喂料机、筒体、蒸汽加热管、管支撑板、出料箱等,筒体内壳程换热空间为单室、多室交替分段式设置,多室内沿轴向在管支撑板间设置分室隔板;
所述的分室隔板为三至六块,并均分为相应数量等同的独立壳程换热空间。
所述的分室隔板为三块,三块隔板互成120°夹角,将壳程换热空间分成了三个独立的壳程换热空间;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1、有效提高了筒体内部填充率,传统单室干燥机填充率仅为15~25%,通常只能达到20%左右;而新型多室干燥机的填充率提升至30~60%,一般可达50%左右;
2、提高了热利用率,在换热效果不变的情况下可将筒体有效长度缩短1/3~1/2,从而有效降低了制作难度及成本;
3、结构紧凑,可应用于大型蒸汽管回转圆筒干燥机(φ3800~φ4800),多室段隔板不影响筒体内部检修。
附图说明
图1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螺旋喂料机 2-蒸汽加热管 3-筒体 4-管支撑板 5-分隔板 6-出料箱
图2 本实用新型筒体内部多室结构及物料分布示意图
2-蒸汽加热管 3-筒体 4-管支撑板 5-分隔板 7-物料。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还将结合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附图,一种高效多室新型蒸汽管回转圆筒干燥机,包括螺旋喂料机1、蒸汽加热管2、筒体3、管支撑板4、出料箱6等,筒体3内壳程换热空间为单室、多室交替分段式设置,筒体分段结构依次为“单室L1——多室L2——单室L3——多室L4——单室L5”结构,多室内沿轴向在管支撑板4间设置分室隔板5,附图所示为分室隔板5为三块,三块隔板互成120°夹角,将壳程换热空间均分成了三个独立的壳程换热空间;此外分室隔板5还可以四块互成90°夹角、五块互成72°夹角、六块互成60°夹角的分室隔板。
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如下:
湿物料通过螺旋喂料机1被送入干燥机筒体3进料口后,首先经首段单室L1初步干燥,随干燥机转动的作用下,再分配至L2多室区间进一步干燥,此时物料被均匀地分为三部分,每部分随干燥机转动过程中与换热管充分接触后,得到进一步干燥。为提高干燥效果,保证干燥物料湿度均匀,将L2段三部分出料在L3段均匀混合,干燥后重新分配至L4多室段进行分室干燥,最后汇聚至L5单室段,混合均匀后送至出料箱4位置进入料斗,完成物料干燥的全过程。
新型蒸汽管回转圆筒干燥机通过设计核算,筒体各段长度尺寸规定依次为:L1≈2m,L2=(3~3.5)* L1,L3=(1~1.5)*L1,L4=(3~3.5)*L1,L5=(1~1.5)*L1,物料依次在多段传热空间中进行交替干燥后通过出料箱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华化工机械及自动化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天华化工机械及自动化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874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