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隐蔽式吊耳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88473.X | 申请日: | 2013-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379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莫云龙;刘建新;芮日金;陈鑫;汤可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精诚铜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10 | 分类号: | B66C1/10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高桂珍 |
地址: | 241007***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隐蔽 式吊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起重吊运时的物流装卸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隐蔽式吊耳。
背景技术
采用传统的吊耳或吊环,安装在某些工作台面或工作区域的盖板处,这样很容易造成对操作人员或行走人员的妨碍。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装及吊运方便、操作人员行走不妨碍的隐蔽式吊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隐蔽式吊耳,特别是,设于安装板(3)中,所述安装板(3)上具有贯穿的矩形开口(2),所述矩形开口(2)的一个边设有内嵌于安装板(3)中的呈圆筒状的凹槽(4),所述凹槽(4)内焊接有呈圆柱状的吊耳(1)。
作为前述隐蔽式吊耳的一种改进,所述吊耳(1)的长度方向与矩形开口(2)的长度或宽度方向平行。
作为前述隐蔽式吊耳的另一种改进,所述吊耳(1)的中轴线与矩形开口(2)沿长度方向的中轴线重合。
作为前述隐蔽式吊耳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吊耳(1)的中轴线与矩形开口(2)沿宽度方向的中轴线重合。
作为优选,所述吊耳(1)上背离凹槽(4)一端的端部距离矩形开口(2)上设有凹槽(4)一边的相对边的垂直距离为矩形开口(2)长度或宽度的1/4。
作为前述隐蔽式吊耳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吊耳(1)上背离凹槽(4)一端的端部呈半球形。
本实用新型隐蔽式吊耳,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为:其结构简洁,安装使用方便,适用于操作工作台和行走区域盖板的安装吊运,应用前景极为看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较佳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一种隐蔽式吊耳,设于安装板3中,所述安装板3上具有贯穿的矩形开口2,所述矩形开口2的一个边设有内嵌于安装板3中的呈圆筒状的凹槽4,所述凹槽4内焊接有呈圆柱状的吊耳1。
作为吊耳1与矩形开口2位置关系的设计,所述吊耳1的长度方向与矩形开口2的长度或宽度方向平行。
为了提高性吊运平衡性以及考虑受力关系,所述吊耳1的中轴线与矩形开口2沿长度方向的中轴线重合,或者,所述吊耳1的中轴线与矩形开口2沿宽度方向的中轴线重合。
为了便于吊运时,吊钩方便进入并卡住吊耳1,所述吊耳1上背离凹槽4一端的端部呈半球形,所述吊耳1上背离凹槽4一端的端部距离矩形开口2上设有凹槽4一边的相对边的垂直距离为矩形开口2长度或宽度的1/4
加工时,首先对安装板3进行划线,再由气切割矩形开口2,清除表面焊渣和毛刺;同时,在矩形开口2一边加工凹槽4。其次,吊耳1用钢质材料,外形结构为圆柱形,通过车削外圆和端面,一端加工成半球形(即流线型)。最后将吊耳1插入凹槽4后进行焊接牢固可靠。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精诚铜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精诚铜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8847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数据转换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的液压拔轴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