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输液器流动液体升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88648.7 | 申请日: | 2013-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392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王玉同;郝璐;赵威;余厚友;黄杨;尹文;孔淼;王婷;张莉;喻贵苗;李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M5/44 | 分类号: | A61M5/44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李子安 |
地址: | 71003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液 流动 液体 升温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输液器流动液体升温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为创伤患者抗休克治疗时,往往需要快速静脉输入大量液体,由于常温下液体温度较人体温度低,因此,当大量常温液体输入人体后,会引起人体血管收缩、寒战,不利于很好的抗休克治疗。目前采取的方法是在输液前,先将装有药液的瓶或袋放入一定温度的水浴箱内升温,然后再用于静脉输入,这样往往会延误抢救的时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快捷的输液器流动液体升温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输液器流动液体升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保温材料制成的壳体,壳体内设置有用于环绕输液软管的芯棒,所述芯棒内设置有电热元件,电热元件通过导线连接温度控制器。
上述的一种输液器流动液体升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两相对设置的左半壳体和右半壳体,左半壳体和右半壳体上均设置有用于相互连接的合页和用于相对固定的扣件。
上述的一种输液器流动液体升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棒的两端各设置一挡板,所述挡板上设置有用于输液软管穿过的通孔。
上述的一种输液器流动液体升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棒的外表面设置有保温层。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
(2)使用安全、可靠,操作快捷、方便;
(3)制作成本低,便于推广使用。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芯棒; 2—壳体; 3—输液软管;
5—温度控制器; 6—左半壳体; 7—右半壳体;
8—合页; 9—挡板; 10—通孔;
12—扣件。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由保温材料制成的壳体2,壳体2内设置有用于环绕输液软管3的芯棒1,所述芯棒1内设置有电热元件,电热元件通过导线连接温度控制器5。
所述芯棒1的外表面设置有保温层。
如图2所示,所述壳体2包括两相对设置的左半壳体6和右半壳体7,左半壳体6和右半壳体7上设置有用于相互连接的合页8和用于相对固定的扣件12。
如图2所示,所述芯棒1的两端各设置一挡板9,所述挡板9上设置有用于输液软管3穿过的通孔10。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首先开启扣件12,将两个相对且固定设置的左半壳体6与右半壳体7打开,从中取出芯棒1,将一段输液软管3以螺旋状环绕在芯棒1上,然后用左半壳体6和右半壳体7将环绕在芯棒1上的输液软管3围起来,关闭扣件12,使左半壳体6与右半壳体7相对固定成一筒状,此时即可接通电源,打开温度控制器5的控制开关,芯棒1在电热元件的作用下开始发热,当液体流经环绕在芯棒1上的输液软管3时,管内的液体在芯棒1的烘烤下即刻升温。通过温度控制器5可以调节电热元件,从而调节芯棒1的温度,使液体加热至合适的温度进入病人体内。设置在芯棒1两端的挡板9可保证在工作时环绕在芯棒1上的输液软管3相对稳定,不会滑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8864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北斗一代收发和GPS的组合天线
- 下一篇:一种具有过载保护功能的电路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