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压断路器电弧电压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89097.6 | 申请日: | 2013-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321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赵端庆;胡醇;徐俊华;韩晓勇;张敏;周祥;周璇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电器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327 | 分类号: | G01R31/327;G01R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0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压 断路器 电弧 电压 测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压断路器电弧电压测量装置,适用于252kV以下电压等级,属于高压电器检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电弧电压是反映高压断路器灭弧室性能的一个重要参数,对电弧电压的精确测量可找到电弧电压的起弧点和息弧点,从而计算出燃弧时间,由于高压断路器的电弧电压较低,成功开断后断口两端电压差较大,给测量带来极大的困难,此外信号传输过程中的衰减与干扰、分压器变比的稳定性对测量也有较大的影响。
目前国内很少有应用于高电压等级的电弧电压测量系统,一般都是局限于试验研究范围之内,仅用于科研,且试验设备昂贵,系统复杂,不能满足实际测试需求。
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新型的高压断路器电弧电压测量装置,利用电阻分压与瞬态电压抑制方法去除断口间电压差从而精确测量电弧电压,通过差分处理和光纤信号传输降低模拟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衰减和干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压断路器电弧电压测量装置,不仅成本低廉、使用方便,而且能够精确测量电弧电压的幅值、电弧电压的起弧点和息弧点,从而准确计算出燃弧时间,该装置具有抗干扰能力强、衰减小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压断路器电弧电压测量装置,由分压器6、瞬态电压抑制管4、信号差分器7、光纤传输系统8、信号处理主机9组成,其特征是:两个相同的分压器输入端分别接在高压断路器断口的两端,输出端接到信号差分器及光纤传输系统和信号处理主机(如图1、图2所示)。分压器输出信号通过瞬态电压抑制管去除断口间高电压信号成分,保留较低的电弧电压信号,模拟信号通过差分器处理降低共模信号干扰,并转换成光信号由光纤传输系统送至信号处理主机进行处理,实时显示电弧电压。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一种高压断路器电弧电压测量装置,由分压器6、瞬态电压抑制管4、信号差分器7、光纤传输系统8、信号处理主机9组成,所述的分压器内压敏电阻5与瞬态电压抑制管4并联(如图2所示),防止瞬态电压抑制管击穿,从而保护整个测量装置的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电阻分压与瞬态电压抑制方法可以测量高电压等级的高压断路器电弧电压,通过差分信号处理降低共模信号干扰,光纤传输方法减小了测量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衰减以及外界环境对测量信号的干扰,成本低且易于实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分压器原理示意图;
其中:1为高压臂电阻;2为低压臂电阻;3为限流保护电阻;4为瞬态电压抑制管;5为压敏电阻;6为分压器;7为信号差分器;8为光纤传输系统;9为信号处理主机。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种新型高压断路器电弧电压测量装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和分压器原理示意图,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图1是由分压器6、信号差分器7、光纤传输系统8、信号处理主机8组成,图2是由高压臂电阻1、低压臂电阻2、限流保护电阻3、瞬态电压抑制管4、压敏电阻5组成。
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特点,下面通过原理进一步解释。
如图2所示,高电压信号经过高压臂电阻1和低压臂电阻2分压转换成低压小电流信号,低压小电流信号经限流保护电阻3从分压器6输出,限流保护电阻3防止高压臂电阻1受损或其他意外情况导致高压大电流信号从分压器6输出,从而保护整个装置的安全。瞬态电压抑制管4去除断口间高电压信号成分,保留较低的电弧电压信号,模拟信号通过信号差分器7处理降低共模信号干扰。
如图1所示,差分后模拟信号传输至光纤系统前端转换为光信号,由光纤将信号传输到控制室的光纤系统后端,再转换为数字信号传输至数据处理主机,光纤传输降低了模拟信号传输过程中的衰减和干扰,提高了测量的准确度。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不构成任何限制。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法,如将两台分压器采集的信号分别传送至信号处理主机,再由信号处理主机的软件进行差分;如仅用一台分压器,将分压器的高压臂进线端和低压臂出线端分别接在分别接在高压断路器断口两端等方案进行实施。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电器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电器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8909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