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抑制微波漏能的微波热疗用辐射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89404.0 | 申请日: | 2013-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698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杨兴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兴瑞 |
主分类号: | A61N5/02 | 分类号: | A61N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19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抑制 微波 热疗用 辐射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波热疗用辐射器,属于医用微波技术应用领域。
背景技术
微波技术是在二十世纪才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技术,它首先被应用在通讯方面,到60年代末70年代初,国外已将它作为一种能源被普遍推广应用于加热、干燥、食品灭菌和临床治疗等领域。80年代,国内一些大医院开始引进微波热疗设备,90年代以后,国内许多微波专业厂家及科研单位、医疗器械公司等研制出了多种类型的微波热疗设备,国内大部分的肿瘤医院和大、中型综合医院也都配置了微波热疗设备,使之逐步形成了利用微波能治疗各种疾病的热潮,同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和显著的医疗效果。本世纪,又将微波热疗与放疗或化疗等联合应用于临床,其疗效更为突出。
目前,微波热疗在临床应用上已非常广泛。但是,现有的微波热疗用辐射器和在其使用方面,存在着技术缺陷和问题:
1微波热疗用辐射器结构过于简单,不能有效抑制和防止微波能泄漏。
2在临床使用微波热疗时,操作者有意,或无意地会让辐射器的端面(口)与人体表皮保持有一定距离,这使得微波能量的泄漏更加严重。
在YY0839-2011《微波热疗设备》国家医药行业标准中,第5.4条“微波辐射”要求:“无用辐射微波功率密度不超过10mW/cm2”。
在GB10436-89《作业场所微波辐射卫生标准》国家标准中,第2条“卫生标准限量值”要求:“作业人员操作位容许微波辐射的平均功率密度......。”
在临床中,患者微波热疗的过程,是在设定的工作时间内,微波功率源不停地辐射微波能量的过程。医院里的一线医护人员常常问道:“微波热疗设备的微波能量的泄漏有多大?对人体有什么伤害?”
现在,医院里使用的微波热疗设备当中,小到单组微波功率源的微波理疗仪,其输出微波功率为几十瓦,大到3组和6组,或4组和8组等多组微波功率源的大型微波热疗设备,其输出微波功率为上百瓦,甚至可达到三、四百瓦,而且微波热疗是脉冲波的工作模式。
因此,一线医护人员所提出的疑问,应该给以足够的重视,特别是微波热疗设备的研发与制造者,应该首先做出回答。
在GB5959.6-87国家标准中,第5“微波泄漏的防护”的5.1条,要求:“微波设备的设计、制造和操作,应能充分防止微波泄漏所产生的辐射危险。”
简单地说,作业场所微波辐射超过了“卫生标准限量值”......和“无用辐射微波功率密度超过了10mW/cm2”,对长期操作微波热疗设备的医护人员的健康不利,对患者的非病灶组织及健康不利。当辐射微波功率密度达到一定量值的时候,会给该微波热疗设备本身和周边医疗仪器的正常工作带来影响,甚至造成严重干扰。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产品缺陷,提供一种带抑制微波漏能的微波热疗用辐射器。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微波热疗用辐射器,包括:作为第一抑制罩的辐射器壳体、天线组件、盖板,所述辐射器壳体的端面沿周向均匀开设有抑制槽,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从内向外按序套装于辐射器壳体外的第二抑制罩和外侧抑制罩,所述第二抑制罩的端面与辐射器壳体的端面齐平,所述外侧抑制罩的端面前凸于第二抑制罩的端面,所述第二抑制罩和外侧抑制罩之间填充有辐射吸收材料,所述第二抑制罩端面沿周向均匀开设有抑制槽,所述辐射器壳体的抑制槽与第二抑制罩的抑制槽形状尺寸相同,数量相等且对称错位分布,所述盖板装在所述外侧抑制罩的端口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
1、所述第二抑制罩和外侧抑制罩的轴心与辐射器壳体的轴心重合。
2、所述盖板具有外凸的台阶,其外表面与外侧抑制罩的端面平齐,其内表面抵住第二抑制罩端面和辐射器端面,所述台阶插入辐射器壳体前端的内孔。
3、所述盖板通过粘接剂分别与辐射器壳体、第二抑制罩、外侧抑制罩固定。
4、还包括有套在所述外侧抑制罩外的防微波辐射纤维布帘,所述防微波辐射纤维布帘的尾端与辐射器壳体连接。
5、所述防微波辐射纤维布帘尾端通过快旋式卡箍紧固在辐射器壳体的筒体外。
6、还具有一个设置于第二抑制罩和外侧抑制罩之间的第三抑制罩,所述辐射吸收材料填充于所述第三抑制罩和外侧抑制罩之间,所述第三抑制罩与第二抑制罩外端齐平,第三抑制罩端面沿周向均匀开设有抑制槽,所述第三抑制罩的抑制槽与第二抑制罩的抑制槽形状尺寸相同,数量相等且对称错位分布。
7、所述盖板外表面与外侧抑制罩的端面平齐,其内表面抵住辐射器端面、第二抑制罩端面和第三抑制罩端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兴瑞,未经杨兴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894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多功能LED单指甲烘干器
- 下一篇:一种自动吹风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