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桡动脉穿刺后加压止血固定带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89654.4 | 申请日: | 2013-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538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暴银素 | 申请(专利权)人: | 暴银素 |
主分类号: | A61B17/135 | 分类号: | A61B17/135 |
代理公司: | 郑州天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3 | 代理人: | 童冠章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人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桡动脉 穿刺 加压 止血 固定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是一种桡动脉穿刺后加压止血固定带。
背景技术
冠心病介入诊治术的常规入径是经皮穿刺股动脉,随着心导管器械的小型化,国内外开始采用经皮穿刺桡动脉的入径,其具有损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周围血管并发症少等优点。术后穿刺部位常规采用人工或机械压迫止血方法,如护士用手压按止血、用纱布包裹止血、用弹力粘贴固定绷带止血等,这些处理方法的问题是:操作繁琐,费时费力,且松紧度不易掌握,容易引起血液回流等问题。目前市场上虽然也出现了一些专业的止血装置,但由于其结构上的问题,使用效果不尽人意,造价高,患者经济负担大,止血效果不理想,因此,其改进和创新势在必行。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桡动脉穿刺后加压止血固定带,可有效解决桡动脉穿刺后止血操作繁琐,费时费力和现有的术后止血装置造价高、止血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支撑体、带体、止血气囊和充气气囊,带体的中部为内层和外层构成的双层结构,两层间装有支撑体,带体两端部分别装有相对应的第一魔术贴和第二魔术贴,构成扣紧结构,双层结构内面装有折叠的止血气囊,止血气囊上经通气管道装有充气气囊。
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独特,简单合理,造价低,安全可靠,操作方便,省时省力,止血效果好,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局部剖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俯视图(充气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2给出,本实用新型包括支撑体、带体、止血气囊和充气气囊,带体2的中部为内层和外层构成的双层结构1,两层间装有支撑体,带体2两端部分别装有相对应的第一魔术贴5a和第二魔术贴5b,构成扣紧结构,双层结构1内面装有折叠的止血气囊4,止血气囊上经通气管道6装有充气气囊3。
为了保证使用效果,所述的双层结构1两层间的支撑体为与人体手腕形状相一致的长扁弧面形,使用方便、舒适;
所述的充气气囊3的口部装有用于控制气体进、出的气阀7,充、放气方便,无污染;
所述的止血气囊4由相连通的第一气囊4a和第二气囊4b叠放在一起组成,第二气囊大于第一气囊,第一气囊置于第二气囊内侧,构成伸缩的加压止血结构,能够准确的压住止血部位,止血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双层结构1扣在桡动脉上,止血气囊4对准需要止血的部位,用带体2经相对应的第一魔术贴5a和第二魔术贴5b固定好,然后通过充气气囊3给止血气囊充气,第一气囊4a推动第二气囊4b压迫穿刺部位,至不出血时,即可停止充气。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独特,简单合理,造价低,安全可靠,充放气方便,止血气囊采用双气囊的形式,能够准确的压住止血部位,无污染,省时省力,止血效果好,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暴银素,未经暴银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8965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医诊疗桌
- 下一篇:下行孔氮气压风冷却排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