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废水处理的混凝沉淀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89827.2 | 申请日: | 2013-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225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2 |
发明(设计)人: | 潘天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绿巨人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52 | 分类号: | C02F1/52;C02F1/5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嘉宏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73 | 代理人: | 李杰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废水处理 沉淀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废水处理的混凝沉淀装置,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混凝技术在水处理中占据重要位置,无论是给水处理还是废水处理,尤其是难处理的工业废水的处理,无论是二级处理还是深度处理,只要水中含有不能用自然沉淀来分离的胶体物质或易形成稳定体系的物质,大都采用混凝技术进行处理,或采用混凝技术与其他技术的联用.国内外应用的混凝沉淀设施,存在如下问题:(1)为保证混合及反应的效果,需进行机械搅拌,运行电耗增加。(2)为保证出水效果,需有足够的沉淀时间,造成结构庞大;(3)药剂投加不合理,使得药剂利用率低,造成浪费;(4)受水质波动影响大,功能单一,处理效率低,操作管理强度大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废水处理的混凝沉淀装置,它的出水水质好,处理效率高,集混凝、絮凝和沉淀为一体。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废水处理的混凝沉淀装置,它包括依次相连通的混凝池、絮凝池和沉淀池,混凝池上连通有加混凝剂装置,絮凝池上连通有加絮凝剂装置,混凝池和絮凝池的底部安装有与外部气源相连的进气管,沉淀池的中部具有填料层,絮凝池和沉淀池之间设置有滤水功能的配水板。
进一步,所述的沉淀池的底部设置有集泥斗,集泥斗的排污口上连接有磁性回收装置。
进一步,所述的沉淀池的出水口处设置有滤水的三角堰板。
更进一步,所述的加混凝剂装置和加絮凝剂装置均包括储药箱、药剂泵和加药管,药剂泵的抽液端通过加药管与储药箱相连通。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有效效果:
1、本实用新型集集混凝、絮凝和沉淀为一体,处理效率高,出水水质好。
2、本实用新型通过加混凝剂装置投加铁盐或铝盐混凝剂及通过加絮凝剂装置投加高分子絮凝剂,药剂投加合理,使得药剂利用率高,避免造成了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废水处理的混凝沉淀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废水处理的混凝沉淀装置,它包括依次相连通的混凝池7-1、絮凝池7-2和沉淀池7-3,混凝池7-1上连通有加混凝剂装置,絮凝池7-2上连通有加絮凝剂装置,混凝池7-1和絮凝池7-2的底部安装有与外部气源相连的进气管8,沉淀池7-3的中部具有填料层7-3-1,絮凝池7-2和沉淀池7-3之间设置有滤水功能的配水板23。
沉淀池7-3的底部设置有集泥斗7-3-2,集泥斗7-3-2的排污口上连接有磁性回收装置9。
沉淀池7-3的出水口7-3-3处设置有滤水的三角堰板13。
加混凝剂装置和加絮凝剂装置均包括储药箱14、药剂泵15和加药管16,药剂泵15的抽液端通过加药管16与储药箱14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优点:
1、本实用新型集集混凝、絮凝和沉淀为一体,处理效率高,出水水质好。
2、本实用新型通过加混凝剂装置投加铁盐或铝盐混凝剂及通过加絮凝剂装置投加高分子絮凝剂,药剂投加合理,使得药剂利用率高,避免造成了浪费。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绿巨人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绿巨人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898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菠萝味酸辣马兰头
- 下一篇:一种HCl尾气中氯硅烷去除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