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锚钉缝合系统用手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91051.8 | 申请日: | 2013-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634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发明(设计)人: | 钟秀亮;刘建兴;蔡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创生医疗器械(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068 | 分类号: | A61B17/068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徐琳淞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缝合 系统 用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外科缝合手术的锚钉缝合系统用的手柄。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医疗器械领域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同时,人们对医疗器械的可操作性也有了较高要求。在外科手术中,各种部位的缝合手术时最基本的操作之一。现有的缝合器系统一般包括锚钉、手柄和缝合线。手柄一端装配穿好缝合线的锚钉,另一端用于医生把持。因此使用方便、坚固耐用、外形美观就是手柄设计的要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坚固耐用、外形美观的锚钉缝合系统用手柄。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锚钉缝合系统用手柄,包括把手、固定在把手前端的金属杆头以及贯通把手和金属杆头的穿线孔;所述把手从前端到尾部呈圆滑的逐步变大的形状。
所述把手的上部设置有用于缠绕缝合线用的凹槽。
所述把手的上设置有三个防滑面。
所述把手上的凹槽与把手以及其中一个防滑面的连接处均倒圆光滑过渡。
还包括与把手尾部的穿线孔配合的软塞。
所述把手尾部的穿线孔的孔口处倒圆角。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的手柄从前端到尾部圆滑变大、且设置防滑面的设计充分体现了人机工程学的理念,尺寸大小适中,并加以圆弧过渡,使使用者手持舒适,用较轻的力量握住手柄旋转,手柄也不会出现打滑现象。
(2)本实用新型手柄把手上有凹槽,凹槽与其中一个防滑面相互配合,可以将缝合线绕在防滑面上,防止使用时缝合线散乱,凹槽内形状倒圆光滑,缝合线在此结构中不会受到棱角等形状的切割或磨损。
(3)本实用新型的手柄尾部塞有软塞,可在缝合线收紧后固定,使得锚钉与手柄紧密地装配在一起,在手术中使植入过程更方便。穿线孔口倒大圆角,用软塞压住绷紧的缝合线,相对于其他锚钉手柄,软塞卡线结构能共充分保护缝合线不受硬物挤压而导致加压处强度下降,同时也提供了非常优秀的固定效果。
(4)本实用新型的穿线孔的截面形状可以有多种,因此可以在金属杆头的头部装配不同规格和种类的锚钉与缝合线后,便可以轻松地将锚钉植入到骨头内部。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机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把手尾部与软塞的配合示意图。
附图中标号为:
把手1、凹槽11、防滑面12、金属杆头2、穿线孔3、软塞4。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见图1和图2,本实施例的一种锚钉缝合系统用手柄,包括把手1、固定在把手1前端的金属杆头2、贯通把手1和金属杆头2的穿线孔3和软塞4。把手1从前端到尾部呈圆滑的逐步变大的形状。把手1的上设置三个防滑面12,其中一个防滑面12处设有凹槽11。把手1上的凹槽11与把手1以及与其对应的防滑面12的连接处均倒圆光滑过渡。软塞4与把手1尾部的穿线孔3配合。把手1尾部的穿线孔3的孔口处倒圆角。穿线孔3的截面形状可以有多种,因此可以在金属杆头1的头部装配不同规格和种类的锚钉与缝合线后,便可以轻松地将锚钉植入到骨头内部。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创生医疗器械(中国)有限公司,未经创生医疗器械(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9105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秸秆气化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炭化窑的送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