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腔体滤波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91352.0 | 申请日: | 2013-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607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刘若鹏;任玉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光启创新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P1/208 | 分类号: | H01P1/2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34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滤波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领域中的电子元器件结构,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腔体滤波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滤波器行业中,滤波器窗口的耦合设计通常是采用滤波器的腔与腔之间通过窗口直接耦合,无耦合块或耦合片等,调试滤波器时,通过改变窗口的大小来控制耦合的强弱,而在滤波器深入发展后或面临系统的升级后,需要满足小型化、带宽宽或超宽带的需求,可是现有的耦合窗口能量耦合度严重不足,无法实现滤波器电器性能的各项指标,从而影响滤波器的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腔体滤波器,以解决谐振腔之间能量耦合度不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一种腔体滤波器,包括腔体,所述腔体内设置有多个谐振腔和谐振杆,所述谐振杆位于所述谐振腔内,两个相邻的所述谐振腔之间设有通至所述腔体内底面的耦合窗口,所述腔体的内底面上在所述耦合窗口的位置设有耦合凸台;所述耦合窗口两侧的两个谐振腔内分别设有所述谐振杆,至少其中一个所述谐振杆包括介质本体和设置在所述介质本表面上的导电层。
优选地,所述导电层为附着在所述介质本体表面上的一个或多个具有几何图形的导电结构。
优选地,所述介质本体为介质筒,所述导电层为套设在所述介质筒外或位于所述介质筒内的金属筒,所述金属筒与腔体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耦合凸台为长条形,且两端分别延伸至两个相邻的所述谐振腔内。
优选地,所述耦合凸台设置在所述两个相邻的谐振杆之间的居中位置,其高度低于所述谐振杆,其宽度小于所述谐振杆的直径。
优选地,所述耦合凸台、所述腔体的内壁和谐振杆之间分别设有间距。
优选地,所述耦合窗口、所述耦合凸台与所述腔体一体成型。
优选地,所述介质本体由介电常数大于1的介电材料制成。
优选地,所述介质筒由介电常数大于1的介电材料制成。
优选地,所述金属筒为由单一的金属或合金制成的金属筒。
优选地,所述金属筒包括基体和覆盖在所述基体表面的金属层。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腔体的相邻的谐振杆之间设置耦合凸台,改变所述耦合凸台的高度来实现改变谐振腔与谐振腔之间的耦合强度,从而达到控制耦合强弱的需要;同时,本实用新型的谐振杆结构使得谐振腔具有非常低的谐振频率,因而与相同谐振频率的传统谐振腔相比体积要小得多。
本实用新型整体有效提高了滤波器的电气性能,具有电气性能稳定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腔体滤波器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腔体滤波器的A—A向剖视图;
图中,附图标记为:1—腔体,2—盖板,3—谐振腔,4—谐振杆,5—耦合窗口,6—耦合凸台,7—金属筒,8—介质筒。
具体实施方式
如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理解,硬件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名词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如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括”为一开放式用语,故应解释成“包括但不限定于”。说明书后续描述为实施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然所述描述乃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般原则为目的,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腔体滤波器,包括腔体1和封盖在腔体1上的盖板2,所述腔体1和盖板2可以围合成一个封闭的空间。所述腔体1内设置有多个谐振腔3和谐振杆4,所述谐振杆4位于所述谐振腔3内,其中,
相邻的两个所述谐振腔3之间设有耦合窗口5,所述耦合窗口5是由两个相邻的所述谐振腔3通过所述腔体2内壁相向设置的凸筋隔开并形成的,也即该耦合窗口5从腔体2内顶面通到腔体2内底面。
所述腔体1的底部在耦合窗口5所在的位置还设有耦合凸台6,优选地,所述耦合凸台6与所述腔体1一体成型。当然,所述耦合凸台6也可以通过焊接或热压或其他公知的连接技术与所述腔体1固连为一体。
图1所示的耦合凸台6为长条形,穿过所述耦合窗口5,且两端延伸至所述两个相邻的所述谐振腔3内,其与所述腔体1的内壁和谐振杆4之间均设有间距,即所述耦合凸台6的两端至少部分伸入所述谐振腔3内,但不直接与所述谐振杆4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光启创新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光启创新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913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昆虫幼虫的饲养方法及饲养盒
- 下一篇:磁共振系统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