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芯极耳的组合焊接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91368.1 | 申请日: | 2013-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661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发明(设计)人: | 韩光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斯宇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23/04 | 分类号: | B23P23/04;B23Q7/05;B23D33/02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冠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72 | 代理人: | 边晓红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芯极耳 组合 焊接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焊接线中的电芯全自动极耳焊接,特别涉及一种电芯的焊接与裁剪设备。
背景技术
在锂电池生产中,电芯在叠片或卷绕后,会进行极耳的焊接,传统的工艺会将此工序分开,或是只是使用部分组合的工序来进行完成,该种做法不论是在极耳的裁切过程中或是焊接过程中,都将会存在着一定的误差,也即极耳裁切的误差和放置极耳而导致焊接位置改变的误差。由于该种电芯工艺的做法所产生的误差一直无法有效减少,其制约着电芯整体质量的提高,而较多的方式是需要使用额外的设备进行定位,其投入成本高,而且每次裁切后的重新定位也使极耳的加工重复了一个无用的步骤,令整体的焊接时间进一步拉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生产制程中存在的缺陷,为自动焊接线极耳焊接提供一种焊接更为准确的设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电芯极耳的组合焊接设备,包括放料机构、极耳夹送机构、极耳定位机构、极耳裁切机构、转运极耳机械手和极耳焊接机构,所述的放料机构、极耳夹送机构、极耳定位机构依顺序放置,极耳裁切机构位于极耳定位机构上方。
所述的转运极耳机械手包括安装板、向外延伸的夹子和依次往正上方连接的上升气缸、旋转气缸、裁切气缸,所述的夹子位于裁切气缸的上方,所述的极耳焊接机构位于转运极耳机械手的夹子上方。
作为电芯极耳的组合焊接设备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的放料机构包括主安装板、放卷筒、张力筒和矫直器,所述的矫直器贴近极耳夹送机构。
作为电芯极耳的组合焊接设备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的极耳夹送机构包括压辊抬起装置、下辊、驱动电机、光纤安装块、夹送底板和支撑板,所述的压辊抬起装置位于下辊的上方,驱动电机与下辊紧密结合,驱动下辊。
作为电芯极耳的组合焊接设备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的极耳定位机构包括定位块、定位安装底座、升降气缸、定位夹气缸和定位连接块,所述的定位块为分离的两块且固定于定位夹气缸上方,所述的上升气缸上方及侧面分别固定有定位连接块和定位安装底座,定位连接块的侧面固定所述的定位夹气缸,定位安装底座和定位夹气缸位于定位连接块的同一垂直面。
作为电芯极耳的组合焊接设备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的极耳裁切机构包括驱动气缸、上刀和下刀。
作为电芯极耳的组合焊接设备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的极耳焊接机构包括焊接平台、滑动平台和伺服移动杆,所述的焊接平台位于滑动平台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裁切机构和定位机构处紧密结合,使用两分离的定位块,其中间的位置可根据不同极耳形状调整空间,由下辊传输过来的极耳与定位块处于同一水平面,其正上方的裁切机构处精确定位两者之间的位置关系,上下刀继而向下剪切,可一次直接成形且剪切精确;同时,转运极耳机械手将极耳移至焊接平台处进行焊接,焊接与裁剪动作两者紧密结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放料机构的结构图;
图3为极耳夹送机构的结构图;
图4为极耳定位机构的结构图;
图5为极耳裁剪机构的结构图;
图6为极耳转运机械手的结构图;
图7为极耳焊接机构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芯极耳的组合焊接设备,包括放料机构1、极耳夹送机构2、极耳定位机构3、极耳裁切机构4、转运极耳机械手5和极耳焊接机构6,所述的放料机构1、极耳夹送机构2、极耳定位机构3依顺序放置,极耳裁切机构4位于极耳定位机构上方。
参照图6,所述的转运极耳机械手5包括安装板51、向外延伸的夹子52和依次往正上方连接的上升气缸53、旋转气缸54、裁切气缸55,所述的夹子52位于裁切气缸55的上方,所述的极耳焊接机构6位于转运极耳机械手的夹子52上方,机械手从极耳裁切机构处取片到极片焊接机构,由于两者距离短,而且裁切及焊接一体进行,其有利于极耳从裁切到焊接过程的结合,使两者的生产过程联系更为紧密,产品的误差可大大缩小。
作为电芯极耳的组合焊接设备的进一步描述,参照图2,所述的放料机构包括主安装板11、放卷筒12、张力筒13和矫直器14,所述的矫直器贴近极耳夹送机构2一端,使极片的放料与输送过程之间更为紧密,极片可得到更为充分的张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斯宇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斯宇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9136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三七皂苷的提取工艺
- 下一篇:可收合式桌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