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行车座管补强改良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92127.9 | 申请日: | 2013-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864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李金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永久机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J1/08 | 分类号: | B62J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智英财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1 | 代理人: | 吴怀权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中县***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行 车座 管补强 改良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自行车座管补强改良结构,尤指一种套管式的补强件可提升结构强度,且其具轻量化及便利组设定位的功效的自行车座管补强结构。
背景技术
自行车的座管主要为连接车架及座垫的部位,借助结合结构连接座垫固定于座管上方,且可提供座垫作前、后位移及倾斜角度的调整功效,因此结合结构的设计,与结合稳固性及结构强度有极大的影响。
一般常见的座管于其上方设有头端,以供与结合结构连接,该结合结构设有上、下夹件,以供夹合于座垫底部的座弓,且该下夹件设置于头端上,该头端侧向穿设有支杆,于该支杆两端穿设有螺栓,且该螺栓并与上夹件相互锁接,即可锁紧上、下夹件,且夹合固定座弓,以将座垫稳固定位于头端,其中,该头端设有补强部,其使头端管壁厚度大于座管管壁厚度,以提升该头端的结构强度。
该座管头端补强部的补强方式,常见者大致可分为一体式及两件式。
按,现有一体式的座管头端结构,如中国台湾第081217023号新型专利所揭露的《座垫调整角度结构的改良》,系配合顶座、底座及一平衡杆构成,座管上端系为弧面,上端两侧穿设一穿孔,以供一平衡杆横向穿过,以于平衡杆两端的调整孔由下方穿伸一调整螺栓,又座管上端贴置一呈弧形片体的底座,使底座上的下凹口安置支杆,配合底而具上凹道的顶座于上方夹置支杆,其特征在于:顶座的两侧各水平突伸一具套孔的承置槽,于各承置槽中安置一具螺孔的圆柱形定位块,以供调整螺栓螺穿,并能结合顶座与底座。
另一现有两件式的座管头端结构,如中国台湾第088215959号新型专利所揭露的《座垫立管的套接管改良结构》,主要特征在于:该套接管的顶槽处设有一环沟,而使该套接管与座垫立管套合后加热的过程中,使其遇热而快速膨胀的固定胶能流入该环沟内,阻隔固定胶从座垫立管和套接管顶槽抵合处溢出,达到本创造的结构功效。
上述所揭结构中,前者是于座管上端一体成形设有管壁较厚的补强部,补强部两侧穿设有大穿孔,以供平衡杆穿设,利用调整螺栓穿设平衡杆、顶座、及定位块,以结合顶座与底座;后者则将套接管底部穿设入座垫立管口,即可增加座垫立管的管壁厚度,以达到补强效果。
只是,无论是一体式或两件式的座管头端,其补强部均会造成座管重量增加,且仅有补强部两侧与平衡杆接触,接触面积有限,当锁紧调整螺栓产生向上的拉力时,施力集中于补强部两侧与平衡杆衔接处,其锁固部位的应力无法消除,易有断裂的隐忧,又当平衡杆穿入时,需调整平衡杆与顶座套孔对齐,以方便调整螺栓穿设,然平衡杆两端无定位设计,因此容易调整穿设过头或不及,而造成组装时间的浪费,故两结构均影响座管的重量且组装便利性不佳,整体结构确有待改良的必要者;故本实用新型人,针对前述问题进一步提供一具实用创新的自行车座管补强改良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自行车座管补强结构改良改良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自行车座管补强改良结构,其包含有:一座管本体,为中空管体,其一端设有一头端,另端与自行车车架连接,于该头端预设位置径向相对设有二穿孔;一补强件,具预设管径的一中空管体,而于管体中央形成有一容孔,令该补强件穿设固定于二穿孔间;一夹持组,设有一上夹件及一下夹件,该下夹件接设于头端上方,该上、下夹件相互夹合于自行车座垫底部的座弓;一连接杆,其两端分别径向设有一组接孔,令该连接杆穿入容孔,且利用至少一连接件穿设连接杆组接孔后,并穿设结合下夹件及上夹件,以结合该夹持组及连接杆;借助上述构件,该补强件为套管,可提升结构强度,该补强件薄且轻,具轻量化的功效,且其管壁与连接杆间的接触面积大,可消除锁接部位的应力,同时其构件简单、可便利组装定位整体结构可达便利实用性。
其中:
该连接杆一侧预设位置外周环设有凸状的第一阻挡部。
该连接杆一侧预设位置外周环设有凸状的第一阻挡部,且于该连接杆另侧预设位置外周环设有凹状的第二阻挡部,令该连接杆远离第一阻挡部的一端穿入容孔,并利用一个阻挡件卡止于该第二阻挡部,且该阻挡件凸出于连接杆外周,以挡止于该连接杆另端。
该阻挡件为C形扣件。
该补强件是压制固设于两穿孔间。
该补强件与两穿孔间相接部位是以焊接方式结合。
该补强件与两穿孔间相接部位是以粘合方式结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永久机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永久机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9212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童车座椅安全防护装置
- 下一篇:新型卡车车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