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设备内盘管出口处的密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94204.4 | 申请日: | 2013-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582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夏春颖;吴方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海石岛重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02 | 分类号: | F16L5/02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朱戈胜;蒋家华 |
地址: | 264309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设备 内盘管 出口 密封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设备内盘管出口处的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在化工行业中,有一种带内盘管的设备,壳体采用不锈钢材料,内部盘管采用钛材。出于满足强度和经济性等方面的考虑,壳体选用了不锈钢材料;出于防止腐蚀和因结构尺寸限制无法更换等方面考虑,内部盘管选用了钛材,并通过螺栓固定等方式将盘管永久性地安置在设备内部。对于这样的设备,由于钢材和钛材之间是无法强度焊接,只能采用银钎焊。而银钎焊只能保证密封性,几乎没有承受设备内部介质压力的能力。因此在盘管伸出壳体处的密封结构尤其重要!
通常的密封结构是不锈钢接管和不锈钢法兰焊接,钛盘管和钛封环焊接,外部加设活套法兰通过钛封环和不锈钢法兰之间的垫片用紧固件连接,具体如图1所示。从化工设备的密封原则上来讲应尽量减少泄露点,而这种结构采用垫片密封本身是一个泄露点。此外此结构还存在一个更大的问题,就是垫片无法很方便地更换。一旦垫片密封失效引起泄露,只能将金属材料破坏切割,更换垫片后再重新焊接还原,最后还要做耐压试验,不仅麻烦,也浪费时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仅防漏而且强度较高的设备内盘管出口处的密封结构。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设备内盘管出口处的密封结构,包括盘管、固定在盘管上的封环、套装在盘管上的接管、基层与覆层分别与接管和封环材质相同的复合板,所述的接管一端焊接在复合板的基层上,另一端焊接壳体,所述的封环焊接在复合板的覆层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没有法兰垫片,不存在因垫片密封失效引起泄露;焊接部分只发生在相同的材质之间,保证焊接后的强度,可以承受设备内部的压力,有效的保证密封的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设备内盘管出口处的密封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盘管;2、封环;3、复合板;4、接管;5、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2所示的设备内盘管出口处的密封结构,包括盘管1、固定在盘管1上的封环2、套装在盘管1上的接管4、基层与覆层分别与接管4和封环2材质相同的复合板3,所述的接管4一端焊接在复合板3的基层上,另一端焊接壳体5,所述的封环2焊接在复合板3的覆层上。
上述盘管1、封环2的材质是金属钛,接管4、壳体5的材质是不锈钢,所述的复合板3是由不锈钢材质的基层和材质为金属钛的覆层复合而成的,在NB/T 47002.3-2009《压力容器用爆炸焊接复合板 第3部分:钛-钢复合板》标准中,规定了复合界面的结合剪切强度不小于140MPa,因此复合板能够有效地保证密封性能。焊接处为钛与钛焊接和不锈钢与不锈钢焊接,没有在钛与不锈钢之间进行焊接,既保证焊接后的强度较高,又保证密封效果。
凡本说明书中未做特别说明的均为现有技术,且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具体实施案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案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的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如将不锈钢材料替换成碳钢、镍材,钛替换成锆、钽材,同时将复合材料做相应的修改,都应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海石岛重工有限公司,未经威海石岛重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9420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