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直叶成圈片的圆编针织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94535.8 | 申请日: | 2013-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701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发明(设计)人: | 洪荣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韦增机械(佛山高明)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9/02 | 分类号: | D04B9/02;D04B1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罗晓聪 |
地址: | 5285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直叶成圈片 针织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圆编针织机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具有直叶成圈片的圆编针织机。
背景技术
通常的圆编针织机包括:圆形的针筒a1,于针筒内壁纵向设置有用于容置织针a3的针槽。如果采用直叶成圈片,则于针槽上方设置有用于容置直叶成圈片a4的成圈片槽。对应针筒a1的内侧设置有马座a2,于马座a2靠近针筒内壁的一侧设置有控制件a5(俗称调节三角),这种控制件a5的表面成型有导槽,导槽将与织针a3上或者成圈片a4的针脚配合,当针筒a1带动织针a3和成圈片a4旋转时,其针脚将落入控制件a5上相应的导槽内。随着导槽的起伏,织针a3和成圈片a4将实现上下移动,从而完成编织作业。
目前,控制织针的控制件和控制成圈片的控制件都安装在马座a2上,马座a2通常采用一体设计,固定在针织机的底盘上。采用这种设计带来的不足就是,无法对成圈片控制件进行调节。这种针织机智能编织单面布和单面氨纶布,其他的布种无法实现编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为了克服目前产品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直叶成圈片的圆编针织机,该针织机将马座采用分体设计,织针控制件和成圈片控制件分别安装在相互独立的上、下马座上,这样以实现成圈片控制件的独立调整,实现更复杂布种的编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该具有直叶成圈片的圆编针织机,包括:针筒,于针筒内壁纵向设置有用于容置织针的针槽,于针槽上方设置有用于容置直叶成圈片的成圈片槽;织针控制件,该织针控制件安装在下马座上;所述的下马座上方设置有与其分离的上马座,所述的上马座上安装有成圈片控制件;所述的上马座通过悬臂悬置于上马座上方。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悬臂上设置驱动马座左右位移的调节装置。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悬臂包括:支撑臂和上外盘,所述的上马座固定安装在上外盘上;支撑臂的顶端设置有条形孔,一紧固螺钉穿过该条形孔与上外盘固定;于支撑臂两侧设置调节装置。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调节装置包括:固定在上外盘上的调整座,于调整座上设置有螺纹孔,一调节螺丝安装在螺纹孔内,通过调整调节螺丝的进给,令其末端抵压在支撑臂侧边,并形成左/右推力,改变固定螺钉在条形孔内的位置。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下马座和悬臂均固定在针织机的底座上,所述的针筒固定在织针机的转盘上。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织针控制件上靠近针筒的一侧设置有控制织针上下运行的导槽;于织针控制件靠近下马座一侧设置有滑槽,于下马座上设置有与所述滑槽配合的下滑块,通过紧固螺丝将织针控制件固定在下滑块上。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成圈片控制件包括位于织针控制件上方的下调整块和位于上马座顶部的上调整块。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下调整块靠近针筒的一侧设置有控制直叶成圈片上下运行的导槽;于下调整块靠近上马座一侧设置有滑槽,于上马座上设置有与所述滑槽配合的上滑块,上滑块通过水平设置的旋转调节轴安装在上马座上;调整块通过紧固螺丝固定在上滑块上。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上调整块与上马座之间安装有竖直设置的旋转调节轴。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其将马座采用分体设计,织针控制件和成圈片控制件分别安装在相互独立的上、下马座上,这样以实现成圈片控制件的独立调整,实现更复杂布种的编织。另外,为了更好的对成圈片进行调整,成圈片控制件所安装的上马座还可以通过悬臂实现左右调节,这样可形成真吃喂纱、分吃喂纱编织方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现有设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立体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直叶成圈片与成圈片控制件部分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2-5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具有直叶成圈片的圆编针织机。
该针织机包括:针筒1、织针控制件2、直叶成圈片3、下马座4、上马座5、成圈片控制件6、悬臂7、底座8和转盘9。
所述的针筒1呈圆形(图中仅仅为局部结构),于针筒1内壁纵向设置有用于容置织针10的针槽11,于针槽11上方设置有用于容置直叶成圈片3的成圈片槽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韦增机械(佛山高明)有限公司,未经韦增机械(佛山高明)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9453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