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95875.2 | 申请日: | 2013-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436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林新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宝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5/02 | 分类号: | H05K5/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骆希聪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市深坑***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电子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减少使用材料及减少作业工时的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图1为已知一种电子装置的分解示意图。请参考图1,在已知的电子装置100中,会在应用于其中的电磁干扰防护片110利用冲压的方式形成开孔112(图1中仅绘示1个),以让开空间使凸出于电路板120表面上的电子零件122可以容纳在开孔112中。虽然电磁干扰防护片110面向电路板120的表面110a上具有绝缘薄膜,但是因为开孔112的切断面会被暴露出来而有可能与电子零件122接触进而造成短路。因此,通常还需要额外的加工步骤,利用人工贴附的方式将绝缘薄膜130贴附在开孔112的四周围及切断面上,以防止短路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减少使用材料及减少作业工时的电子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壳体、电路板、多个电子零件以及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EMI)防护片。电路板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并具有第一表面。电子零件设置于所述电路板上,其中部分所述电子零件突出于所述电路板的所述第一表面。电磁干扰防护片,具有本体、多条切断线及由至少二条所述切断线环绕而形成的多个可弯折部,所述本体置放于所述电路板的所述第一表面上,所述切断线的位置对应于突出在所述电路板的所述第一表面的所述电子零件的位置周围,而所述可弯折部受所述电子零件抵顶而相对所述本体翘起。
在本实用新型电子装置的一实施例中,部分所述切断线与所述本体的边缘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电子装置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电磁干扰防护片为表面上贴附有绝缘薄膜的铝箔片。
在本实用新型电子装置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电磁干扰防护片具有朝向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且所述绝缘薄膜设置于所述第二表面。
在本实用新型电子装置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绝缘薄膜为聚酯薄膜(mylar)。
在本实用新型电子装置的一实施例中,还包括显示屏幕,而所述壳体暴露出所述显示屏幕。
基于上述,于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装置中,用形成切断线的方式让由切断线围绕而形成的电磁干扰防护片的可弯折部在受到电子零件的抵顶时会相对本体翘起而避免电子零件接触到电磁干扰防护片的导体区域,相较于已知的电磁干扰防护片需要先冲断以形成开口并且需要在开口边缘另外贴附绝缘薄膜,应用在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装置中的电磁干扰防护片具有减少材料使用、减少作业工时进而降低电子装置的生产费用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其中:
图1是已知的一种电子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子装置的组装示意图。
图3A为图2的电磁干扰防护片的示意图。
图3B为图3A的电磁干扰防护片的前视示意图。
图中元件标号说明:
100、200:电子装置
110、240:电磁干扰防护片
110a:表面
112:开孔
120、220:电路板
122、230:电子零件
130、240b:绝缘薄膜
210:壳体
210a:上壳
210b:下壳
220a:第一表面
240a:铝箔片
240c:第二表面
242:本体
244:切断线
246:可弯折部
250:显示屏幕
具体实施方式
图2是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子装置的组装示意图,图3A为图2的电磁干扰防护片的示意图,而图3B为图3A的电磁干扰防护片的前视示意图。请同时参考图2、图3A及图3B,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装置200包括壳体210、电路板220、多个电子零件230以及电磁干扰防护片240。电路板220设置于壳体210内,并具有第一表面220a。电子零件230设置于电路板220上,其中部分电子零件230突出于电路板220的第一表面220a。电磁干扰防护片240具有本体242、多条切断线244及由至少二条切断线244环绕而形成的多个可弯折部246,本体242置放于电路板220的第一表面220a上,切断线244的位置对应于突出在电路板220的第一表面220a的电子零件230的位置周围,而可弯折部246受电子零件230抵顶而相对本体242翘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宝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金宝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9587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路控制器的壳体
- 下一篇:一种软性线路板覆盖膜压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