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箱测试仪组套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96042.8 | 申请日: | 2013-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166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何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何仕汽车工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26 | 分类号: | G01M3/26;G01M3/28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陆永强 |
地址: | 311815 浙江省绍***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箱 测试仪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水箱测试仪组套。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交通的日益发达,大部分人都以汽车为代步工具,因此关于汽车的安全极为重要,而相对于汽车水箱亦为汽车发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汽车安全中重要的一环。汽车水箱又称散热器,是汽车冷却系统中主要机件;其功用是散发热量,冷却水在水套中吸收热量,流到散热器后将热量散去,再回到水套内而循环不断,从而达到散热调温的效果。为了保证汽车水箱内的冷却水正常地对发动机进行冷却,对于水箱的保养是不可忽视的,所以定期对水箱进行检漏是水箱保养非常重要的环节。但是现有的水箱测试仪存在着:结构复杂,操作繁琐,通用性差,适用范围小,工作效率低,安全性低,检测灵敏度低,密封性差,携带不便,易产生漏气现象等问题。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式各样的解决方案。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机动车发动机冷却系统气动检测器[申请号:200820143484.5],主要由水箱连接头、压力表、压力调节阀和手动调节压力器组成,所述水箱连接头通过胶管及三通与压力表、压力调节阀、手动调节压力器依次连接,所述压力表与三通螺纹连接。
上述方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现有的水箱测试仪工作效率低的问题,但是该方案依然存在着:通用性差,适用范围小,功能 单一,操作不便,安全性差,携带不便,灵敏度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适用范围广,便于携带的水箱测试仪组套。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水箱测试仪组套,包括第一盒体,所述的第一盒体上铰接有第二盒体,在第一盒体上设有若干第一凹槽,所述的第一凹槽内分别设有第一水箱测漏仪与若干水箱接头,所述的第二盒体内设有若干与所述的第一凹槽交错设置的第二凹槽,所述的第二凹槽内设有第二水箱测漏仪与延长管。
在上述的水箱测试仪组套中,所述的第一水箱测漏仪包括第一压力表,所述的第一压力表分别与第一放气阀、加压进气口和第一软管相连通,所述的第一软管端部设有第一转接头。
在上述的水箱测试仪组套中,所述的第二水箱测漏仪包括第二压力表,所述的第二压力表的一端连接有加压泵,另一端通过第二软管与第二转接头相连通,所述的第二转接头上设有第二放气阀。
在上述的水箱测试仪组套中,所述的加压泵包括筒状体,所述的筒状体一端设有封盖,所述的封盖上设有通孔,所述的通孔内插设有能在筒状体内往复移动的活塞组件,所述的筒状体另一端通过表接头与所述的第二软管相连通。
在上述的水箱测试仪组套中,所述的水箱接头由铝合金材料制成。
在上述的水箱测试仪组套中,所述的第一盒体上设有第一拉孔,所述的第二盒体上设有与第一拉孔相配合的第二拉孔。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水箱测试仪组套的优点在于:结构简 单合理,操作方便,便于携带,通用性强,适用范围广,密封性好,检测后拆卸安全,灵敏度高,各部件连接紧密,不易产生漏气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第一盒体1、第一凹槽11、第一拉孔12、第二盒体2、第二凹槽21、第二拉孔22、第一水箱测漏仪3、第一压力表31、第一放气阀32、加压进气口33、第一软管34、第一转接头341、水箱接头4、第二水箱测漏仪5、第二压力表51、加压泵52、筒状体521、封盖522、通孔522a、活塞组件523、第二软管53、第二转接头54、第二放气阀541、延长管6、表接头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水箱测试仪组套,包括第一盒体1,第一盒体1上铰接有第二盒体2,在第一盒体1上设有若干第一凹槽11,第一凹槽11内分别设有第一水箱测漏仪3与若干水箱接头4,第二盒体2内设有若干与第一凹槽11交错设置的第二凹槽21,第二凹槽21内设有第二水箱测漏仪5与延长管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何仕汽车工具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何仕汽车工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9604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