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主副仪表板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97208.8 | 申请日: | 2013-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861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邵爱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平伟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37/00 | 分类号: | B60K37/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康海燕 |
地址: | 401122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仪表板 连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车身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主副仪表板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的主仪表板与副仪表板是并行配合的,配合安装比较困难,于是,通常采用在主仪表板与副仪表板之间增加中间件以搭桥方式安装,从而保证配合状态,但是这种采用中间件搭桥的方式存在缺陷,比如增加了零部件数量,使得总成本增高,而且,每多增加一个零部件就会产生一个误差,进而导致累积误差较大,使装配精度无法保证,尤其在汽车车身Y、Z两个方向(车身长度方向为X方向,从车前部至尾部;车身宽度方向为Y方向,从车身左侧至右侧;车身高度方向为Z方向)上会产生较大的搭接间隙,使得主副仪表板之间搭接结构不可靠。所以,主、副仪表板之间的连接方式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主副仪表板连接结构,其结构简单、可靠,装配精度高,且零部件较少,能降低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主副仪表板连接结构,包括主仪表板和副仪表板,在所述主仪表板上部两端设有卡槽,在所述副仪表板的上部两端设有与卡槽对应配合的挂钩,副仪表板通过挂钩与卡槽之间的配合而扣在主仪表板下方;在主仪表板上沿Y方向的竖直板开有沿X方向的螺孔,在副仪表板上沿Y方向的竖直板开有对应配合的条形孔;在主仪表板上沿X方向的内侧板开有沿Y方向的螺钉孔,在副仪表板上沿X方向的内侧板开有对应配合的圆孔。
通过螺栓经条形孔、螺孔固定在主仪表板的焊接螺母上,进而使得主仪表板和副仪表板在X方向上紧密连接,从而控制了二者在X方向上的间隙,保证了此方向上的装配精度。
通过螺钉经圆孔、螺钉孔固定在主仪表板的弹片螺母上,进而使得主仪表板和副仪表板在Y方向上紧密连接,从而控制了二者在Y方向上的间隙,保证了此方向上的装配精度。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卡槽与挂钩的方式来实现主、副仪表板之间的连接,而无需在主、副仪表板之间设置中间件来搭桥连接,减少了零部件数量,使得总成本降低,且减小了累积误差,提高了装配精度。同时,在主、副仪表板连接的X、Y方向上分别以螺栓、螺钉的方式连接,使得主、副仪表板的连接更加可靠,且进一步提高了装配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主仪表板的示意图;
图2为副仪表板的示意图;
图3为主、副仪表板连接示意图;
图4为图3中卡槽与挂钩连接部位以及螺栓连接部位沿XZ平面的断面图;
图5为图3中螺钉连接部位沿YZ平面的断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2及图3所示,该汽车主副仪表板连接结构,包括主仪表板1和副仪表板2,其中,在所述主仪表板上部两端设有卡槽8,在所述副仪表板的上部两端设有与卡槽8对应配合的挂钩9,副仪表板通过挂钩9与卡槽8之间的配合而扣在主仪表板下方;在主仪表板1上沿Y方向的竖直板开有沿X方向的螺孔11,在副仪表板2上沿Y方向的竖直板开有对应配合的条形孔10,通过螺栓5经条形孔10、螺孔11固定在主仪表板的焊接螺母4上,进而使得主仪表板1和副仪表板2在X方向上紧密连接,从而控制了二者在X方向上的间隙,保证了此方向上的装配精度。
在主仪表板1上沿X方向的内侧板开有沿Y方向的螺钉孔3,在副仪表板2上沿X方向的内侧板开有对应配合的圆孔12,通过螺钉7经圆孔12、螺钉孔3固定在主仪表板的弹片螺母6上,进而使得主仪表板1和副仪表板2在Y方向上紧密连接,从而控制了二者在Y方向上的间隙,保证了此方向上的装配精度。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卡槽与挂钩的方式来实现主、副仪表板之间的连接,而无需在主、副仪表板之间设置中间件来搭桥连接,使得结构更加简单,减少了零部件数量,使得总成本降低,且减小了累积误差,提高了装配精度。
同时,在主、副仪表板连接的X、Y方向上分别以螺栓、螺钉的方式紧固二者之间的连接,使得主、副仪表板之间的连接更加可靠,且进一步提高了装配精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平伟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平伟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9720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叉车变矩器与散热器连接结构
- 下一篇:一种小型机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