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国画装裱专用压边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98078.X | 申请日: | 2013-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575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吕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大学 |
主分类号: | B44C7/02 | 分类号: | B44C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6622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国画 装裱 专用 压边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书画装裱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国画装裱专用压边器。
背景技术:
书画装裱压边器用于替代传统手工装裱书画耗时费力工艺繁杂而出现的书画装裱机设备。
中国传统书画装裱工艺据史书记载,装裱工艺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在魏晋时期已经萌芽;南北朝时,装裱工艺得到了进一步发展,逐渐形成了装裱的基本形制为卷轴;到了唐代,产生了挂轴和册页两种新的装裱形制,这标志着中国书画装裱工艺初级阶段的告终;北宋宣和年间,书画装裱工艺已趋于完善,进入成熟阶段,装裱技艺及款式有了新的发展,并涌现出了一批书画装裱艺术家,同时发明创造了至今不衰的“宋宣和装”的装裱款式,明清至鸦片战争前,装裱工艺的形制及品式则百花齐放,集历代装裱之大成,更加完善,进入20世纪,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装裱工艺在民间得到普及,形成了各自独特的装裱风格,如南方和北方的装裱工艺就有“苏裱”和“京裱”,即“南裱、北裱”之分。
传统书画装裱的过程,需要繁杂的过程和多年学习才能完全胜任。而装裱机的特色就是把裱画过程中最耗时最主要的一道工艺上墙用装裱机替代,原本上墙需要7天甚至半月时间,而用装裱机的时间就大大的缩短为半小时左右,解脱出90%的人力和时间成本,在上世纪80年代初已经趋于成熟,随着中国和谐社会的发展,居民的文化氛围和艺术需求不断延伸,装裱机更适合新时代艺术发展需要,作为书画装裱工艺背后的技术支持,已经越来越多受到全国各地书画市场和专业人士的必备工具;但现有的装裱机大多结构比较复杂,使用起来不够方便,装裱出的国画不够平整柔软,容易变形,不易揭裱,装裱长度有限,效率不高,使用寿命不长,适用范围比较局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国画装裱专用压边器,它结构简单,操作轻便,装裱出的国画平整柔软,不易变形,易揭裱,装裱长度不限,减轻劳动力,增加了工作效率,使用寿命长,功能多样化,方便搬运,适用范围比较广泛。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是由底座1、置物抽屉2、支脚3、海绵垫4、电热板5、铝合金弧面板6、上盖7、操作面板8、储物空腔9、提手10、支撑架11、第一连接轴12、半圆形连臂13、第二连接轴14、摇臂15、通轴16、摇臂压座17、螺杆18、压簧19组成;底座1的一侧设置有置物抽屉2,底座1的底部均匀设置有多个支脚3,底座1内设置有海绵垫4,电热板5的一端通过连接件与底座1连接,电热板5的下端设置有铝合金弧面板6,电热板5的上端设置有上盖7,上盖7上设置有操作面板8和储物空腔9,底座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提手10和支撑架11,半圆形连臂13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轴12与支撑架11的一端连接,半圆形连臂13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轴14与摇臂15的一端连接,摇臂15通过通轴16固定在摇臂压座17,多个螺杆18的一端通过摇臂压座17固定在电热板5的两端,螺杆18上设置有压簧19。
所述的提手10上设置有橡胶防滑垫10-1,防止在搬运的时候手滑导致设备损坏。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轻便,装裱出的国画平整柔软,不易变形,易揭裱,装裱长度不限,减轻劳动力,增加了工作效率,使用寿命长,功能多样化,方便搬运,适用范围比较广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是由底座1、置物抽屉2、支脚3、海绵垫4、电热板5、铝合金弧面板6、上盖7、操作面板8、储物空腔9、提手10、支撑架11、第一连接轴12、半圆形连臂13、第二连接轴14、摇臂15、通轴16、摇臂压座17、螺杆18、压簧19组成;底座1的一侧设置有置物抽屉2,底座1的底部均匀设置有多个支脚3,底座1内设置有海绵垫4,电热板5的一端通过连接件与底座1连接,电热板5的下端设置有铝合金弧面板6,电热板5的上端设置有上盖7,上盖7上设置有操作面板8和储物空腔9,底座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提手10和支撑架11,半圆形连臂13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轴12与支撑架11的一端连接,半圆形连臂13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轴14与摇臂15的一端连接,摇臂15通过通轴16固定在摇臂压座17,多个螺杆18的一端通过摇臂压座17固定在电热板5的两端,螺杆18上设置有压簧19。
所述的提手10上设置有橡胶防滑垫10-1,防止在搬运的时候手滑导致设备损坏。
本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简单,操作轻便,装裱出的国画平整柔软,不易变形,易揭裱,装裱长度不限,减轻劳动力,增加了工作效率,使用寿命长,功能多样化,方便搬运,适用范围比较广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大学,未经大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9807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放雨具的公交车座椅
- 下一篇:大布袋收尘器卸料装置